三伏贴是以“冬病夏治”为原理,根据中医“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在一年中最炙热的三伏天,在特定穴位贴上中药敷贴治疗冬秋发作的疾病。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复发加重的疾病。“夏治”则是选择在夏季气温高、阳气最旺之时、趁病情有所缓解、通过适当的药方和治疗手段、以预防复发或减轻症状。对于冬季易患病的人来说,本身为阳气虚弱,发展至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疾病。而在阴气伏藏之时就采取治疗措施,“抑阴扶阳”,将“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三伏贴适宜贴敷的人群1、呼吸疾病: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等2、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4、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5、骨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6、其他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三伏贴不适宜贴敷的人群1、孕妇2、糖尿病患者3、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人4、皮肤有破损者5、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6、1岁以下的儿童注意事项1、贴敷时间:成人3—6小时、小孩1—2小时,自行把贴药撕除。如特别灼痛,可随时撕除,去除贴药后如局部出现水泡乃正常现象,若局部反应严重者,医院处理。2、饮食要求:贴敷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贴敷的当天不宜进食海鲜、鱼虾、羊肉、蘑菇等发物,其他饮食可与平时一样。3、由于每个人的病症都不一致,因此用药也不尽相同,因此选贴是很重要的,医院。4、三伏贴不可自己随意贴敷,穴位选择不准确,直接影响效。5、体阳燥热者慎贴。2-6岁儿童贴“三伏贴”效果最佳孩子由于脏气清灵,肌肤薄嫩,2-6岁贴“三伏贴”疗效比成人更好,但给孩子们贴“三伏贴”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少。敷贴前:1、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近期的身体情况,出现实热的症状都是不能贴敷的。比如,大便比较干、长口疮,舌苔较重,以及患有感冒、发烧等。孩子身体处于发热状态,不适宜贴三伏贴,因为三伏贴药物本身是温热的,这时候贴敷会引起身体的不协调,导致疾病发作。2、对于第一次贴敷的孩子或者皮肤特别敏感的儿童,家长可以事先在家里试试孩子是否对胶布过敏,如有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知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15.JPG敷贴后:1、贴敷后,每半小时查看一次,密切观察贴药后孩子的表情及贴敷部位皮肤的变化。2、观察孩子的皮肤反应,如果是轻度疼痒,属于正常反应;如果皮肤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出疹等现象,应揭掉药贴。3、贴敷期间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生冷的食物。4、贴敷时最好穿着透气性较好、较为宽松的衣服,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物。5、贴敷当天要避免吹空调、风扇,避免进食冷饮。6、如果敷贴期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应暂停贴敷。医院可以贴三伏贴贴三伏贴时间:第一次:年7月13日第二次:年7月23日第三次:年8月3日(需要加强版的,就再贴上一贴)时间:上午8:00至下午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