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年“当代白求恩行动(温州)”启动仪式在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举行。
活动由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公共外交协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加拿大“当代白求恩行动”促进委员会、中国“当代白求恩行动”发展促进会主办,温州晚报雪君工作室、温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温州市红十字会协办。
↑活动启幕→活动现场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施艾珠,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徐育斐,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方立明等领导以及来自加拿大和国内各院校的医学专家出席仪式。
据了解,“当代白求恩行动”是中国和加拿大医务工作志愿者们前后经历5年多时间的探讨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跨国界、非营利性的慈善组织。强调以实际行动弘扬白求恩精神,弘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风格,它以高端医学志愿者为主体,倡导自愿无偿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提供医疗救治、帮助医疗水平落后的地区培训人才、普及先进医疗技术、提供较高医疗技术服务和资源,同时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近年来,“当代白求恩行动”已在贵州、河南等地进行手术、门诊、会诊和学术交流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去年,该慈善助医项目的发起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生理学专家孙公铎希望将“当代白求恩行动”引入他的故乡温州,这一想法得到了我市多个部门的响应与支持,通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当代白求恩行动”终于在温州落地。同时,为了让该项目在我市持续稳定地开展,还成立了温州市当代白求恩行动公益发展促进会(筹)、温州市当代白求恩行动慈善发展基金会(筹)。
启动仪式上,施艾珠说,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以“爱心温州,善行天下”为特色的公益慈善品牌,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当代白求恩行动”落户温州,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事,“白求恩大夫是中加友谊的标志性人物,白求恩践行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新时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代白求恩行动’来到温州,这对于温州这座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促进温州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今年的“当代白求恩行动(温州)”为期六天时间,除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外,还将举行“名医在身边”慈善公益系列活动,包括进行儿童心外救治手术、走进文成开展大型义诊、走进永嘉开展防盲办下乡义诊以及弘扬“白求恩精神”系列讲座等。
”白求恩行动“医疗专家下乡义诊昨天,中国血管外科学家、胃食道反流综合征专家、中科院院士汪忠镐,医院呼吸内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钮善福带领8名温医大附一院的医医院,为该院76名门诊病人、5名住院病人进行了义诊。
■就诊篇十多名病患集中,听院士讲解病症
“我有胃食道反流病和慢性胃炎,已经有5年时间了,第一年的时候,感到胃酸和烧心,第二年多了胸闷,后来咽喉和气管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今年61岁的梅老伯将自己的病历和检测报告递给了会议桌对面的汪忠镐院士。
汪忠镐院士为病人边看病边作讲座
因为胃食道反流综合征专家汪忠镐院士的到来,昨天的义诊将10多位患该病的患者集中起来,将门诊的看病形式变为一场小型讲座,向患者普及这种越来越常见的病症。
汪忠镐说,很多人对胃食道反流病认识还不足,常常被误诊为哮喘等其他疾病。这种病的表现分为四期,第一期是胃食管期,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第二期称为末咽期,反流物到达咽喉部,引起咽喉疼痛,异物感等;之后是口鼻腔期,反流物到达鼻腔、中耳,引起流清鼻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最后是喉气管期,反流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咳痰、哮喘等。
义诊现场,汪忠镐一一看了患者带来的胃镜单等,并告诉病人病情的轻重,“病情轻的,治疗方法就是生活调理,少量多餐,减轻胃负担,或者药物治疗,减少胃酸分泌,重的就要进行手术等治疗了。”
在座的几名胃食道反流患者,听完汪忠镐对这病的讲解,都表示收获很大,不仅了解了自己的病情,也更加了解这种病。
看了七八年的病终于有了“答案”
“一看到有专家要来的消息,医院预约了。”今年65岁的郑大伯拿着1号预约单,提医院,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希望钮善福教授能够解答一个困恼了七八年的问题:他到底得了什么病。
郑大伯说,他是一名农民,一干重活呼吸就变得困难,特别吃力,他从袋子里拿出十多张CT片子和多份检测报告说,“很难受,医院去了好几家,片子也拍了不少,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义诊现场→钮善福教授为病人看病钮善福用听诊器放在了郑大伯的脖颈处听了听,又看了患者以前的诊断资料后告诉郑老伯,他的问题出在气管,并且有过敏性鼻炎,“气管毛病还要做肺功能检查,鼻炎你用这种色甘酸钠滴眼剂,睡前往鼻子里滴两滴,可以缓解。”出了诊室,郑老伯称他安心多了,“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面对每一名患者,钮善福都看得非常仔细,其中一名患者的亲属称,患者因为戴着呼吸机不舒服,就不愿意戴,钮善医院近,就让家属回家取来了呼吸机,耐心地教患者及家属如何调试呼吸机,“不舒服是因为用的方法不对,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戴着。”
脚浮肿要多注意,找对科室很重要
昨天,除了汪忠镐院士,钮善福教授,温医大附一院消化科、呼吸内科、感染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心内科及全科的专家医生也在现场坐诊。一名患者就在其中一个科室,体会到了“对症下药”的重要性。
这名患者今年58岁,双下肢经常肿着,症状早上轻,下午重,睡一觉起来情况会好转,这几年看了神经科、肾科等,都不见好,“没想到这病还跟血管外科有关,以前从来没给这个科看过。”病患家属称。
温医大附一院血管外科主治医生郑祥韬称,患者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穿弹力袜来缓解。但如果是突然或无故地脚肿大,特别是单侧肿大,就必须要引起注意,极有可能是深静脉血栓,这种病会危及生命,一定要及时就医。
■感想篇“发现一两个病人,就很开心了”
汪忠镐院士称,他之所以会去研究胃食道反流综合征,是因为他自己曾经就是患者。经过反复治疗,他的病好了,并且还悟出了这种病的致病原因等,“自己得救了,我要去救别人。”他说。
昨天上午,汪忠镐院士身体不适,原本取消了下乡义诊的行程,医院这边有好几个胃食道反流病人,他便吃了些药,坐了两小时车赶来了,他说:“这病容易被误诊,昨天晚餐时,我就发现了一个胃食道反流患者,这次来温州参与‘当代白求恩行动’,我就是来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能发现一两个病人出来,我就很开心了。”
“年纪大了,但还想给人看病”
昨天,钮善福教授的夫人马瑾瑜也一同前往文成,马瑾瑜从医学院毕业后,就留在了学校做基础工作,“他今年79岁了,75医院坐诊了,我就陪着他一起参加这些慈善活动。”马瑾瑜说,去年他们夫妻俩跟随“当代白求恩行动”去了贵州兴义,“这一年时间,医院的医生都保持着联系,交流讨论。”
今年,他们又因“当代白求恩行动”来到温州,虽然来温州几次了,但义诊还是头一回,“他高兴,特别高兴,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想着给更多的患者看病。”
“专家来了,我们医生感触很多”
义诊期间,文成县副县长吴承亮也来到现场,他说这么多优秀的医学专家来到温州,非常难得,“特别是汪忠镐院士的到来,他是首位来文成的中科院院士。”而此次活动,医院院长李章平也有很多感想,“年,温医大附一院托管了我院,这次他们带着高级专家、学者资源与我们分享,这正是推广分级诊疗精神的体现。”
他还表示,这些专家通过义诊,除了给文成的一些老百姓带来益处,也让该院的医生感触很多,“他们跟着专家坐诊,去住院部查房,看到了老一辈医学工作者的认真与耐心,学习到了很多临床经验,这是对我院医生今后行医是一次非常好的正向引导。”
■“当代白求恩行动(温州)”专家名单◆汪忠镐中国血管外科学家、胃食道反流综合症专家、中科院院士
◆孙公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当代白求恩行动发起人、加拿大当代白求恩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周其文首都医科医院全国唯一心外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钮善福医院呼吸内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陈克铨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校友会原会长
◆王万青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年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刘迎龙北京儿童心血管诊治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医院儿心中心主任
◆华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
◆万松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系、心胸外科专家
◆Dr.DominiqueShun-Tim(岑颖干)加拿大当代白求恩行动促进会会长、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教授
◆Dr.JohnChen(陈展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眼科及外科部副教授、视网膜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维多利亚临床眼外科主任
◆Dr.AliS.Hafez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眼科临床助理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眼科助理教授
◆Dr.JohnGalic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眼科部助理教授、加医院眼外科医生、教授
◆Dr.MahshadDarvish-Zargar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眼科助理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眼科项目主任
◆作者:赵爽子,周蓓蓓
◆摄影:王人望
◆编辑:逸龙
上善若水,为本次公益行动点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