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胃酸 > 治疗胃酸 > 胃炎

胃炎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胃炎(gastritis)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反应,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可出现消化不良、中上腹疼痛、上消化道出血甚至癌变等,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一、急性胃炎——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胃炎,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常伴有胃黏膜出血,可伴有一过性浅表溃疡形成。病理:急性胃黏膜糜烂、浅表溃疡病变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1、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某些抗肿瘤药、铁剂或氯化钾口服液等。

2、应激

如:严重创伤、手术、多器官衰竭、败血症、精神紧张等

烧伤所致者称Curling溃疡(Curlingsulcer)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者称Cushing溃疡(Cushigsulcer)

3、乙醇

4、其他——如:创伤和物理因素、十二指肠-胃反流及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等。

多数病人症状不明显,或症状被原发病掩盖。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或隐痛。上消化道出血是该病突出的临床表现,突发的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体检上腹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1、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2、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镜下可见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表面附有黏液和炎性渗出物。

近期服用NSAID等药物;

严重疾病状态或大量饮酒者;

如出现呕血和(或)黑便应考虑本病,但确诊则有赖于胃镜检查。

针对病因和原发疾病采取防治措施。

处于急性应激状态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使用抑制胃酸分泌或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以预防急性胃黏膜损害的发生;

药物引起者须立即停用。常用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抑制胃酸分泌,或硫糖铝和米索前列醇等保护胃黏膜。

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chronicgastitis)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呈非糜烂的炎性改变,如黏膜色泽不均、颗粒状增殖及黏膜皱襞异常等;组织学以显著炎症细胞浸润、上皮增殖异常、胃腺萎缩及瘢痕形成等为特点。1、按病因:HP胃炎(常见)、非HP2、按内镜和病理诊断:萎缩性(单纯性与化生性-癌前病变-注意随访)、非萎缩性、特殊类型3、按分布: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全胃炎

慢性胃炎长期持续存在,但多数病人无症状。

约15%~20%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少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极少数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最主要的病因

其机制是∶

①幽门螺杆菌具有鞭毛结构,可自由活动,并依靠其黏附素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紧密接触,直接侵袭胃黏膜;

②幽门螺杆菌所分泌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中和胃酸,既形成了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定居和繁殖的中性环境,又损伤了上皮细胞膜;

③幽门螺杆菌能产生细胞毒素,使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造成黏膜损害和炎症;

④幽门螺杆菌的菌体胞壁还可作为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后者损伤胃上皮细胞。

2、饮食

刺激饮食(辛辣、粗糙、高盐)、暴饮暴食、饮食不节。服用大量非甾体抗炎药可破坏黏膜屏障;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液反流;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

3、自身免疫-胃体胃炎(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

壁细胞损伤后能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相应的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破坏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还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本病在北欧发病率较高。

病程迁延,进展缓慢,缺乏特异性症状。

部分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和呕吐等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的表现,少数可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出现明显畏食、贫血和体重减轻。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

1、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内镜下取2~3块用于活检。(贵)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见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2、幽门螺杆菌检测

侵入性(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等)

非侵入性(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等)

3、血清学检查

自身免疫性胃炎时,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可呈阳性,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

多灶萎缩性胃炎时,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正常或偏低。

4、胃液分析

自身免疫性胃炎时,胃酸缺乏;

多灶萎缩性胃炎时,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

5、其他:OBT、维生素B12吸收测定。

1、对因治疗——三联疗法(7~14d)

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2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2、对症治疗

腹痛解痉:颠茄胃动力: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贫血:维生素B12、叶酸中和胆酸:氢氧化铝消化不良:多酶片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应停药并给予抗酸药;

3、癌前状态处理:

(1)适量复合维生素及含硒食物

(2)粘膜剥离术

1、疼痛∶腹痛-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畏食、消化吸收不良等有关。

1、一般护理

活动期注意休息,饮食指导。

对症处理

用药指导

病情观察:观察腹痛和消化道症状有无加重,

饮食指导:

质软、易消化、新鲜、富维生素、脂肪适量。牛奶豆浆不宜空腹且适量。定时定量,活动期少量多餐。

细嚼慢咽,每餐15min以上为宜。

提高色、香,促食欲、消化。禁忌:粗糙、油炸、过冷过热、辛辣刺激、浓茶、咖啡、烟酒、熏制、腌制、霉变食物。1、疾病知识指导:介绍本病的有关病因,避免诱发因素。教育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2、饮食指导: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物;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吸烟。3、用药指导:根据病人的病因、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如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同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或胃黏膜保护药;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复诊,定期门诊复查。4、随访指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akc.com/zlws/12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