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9日-15日的“世界减盐周”,主题是“捉迷藏”,以呼吁及督促全球各国食品企业及餐饮行业积极采取行动,减少“隐藏”在加工食品、餐馆及外卖食品中含量惊人的盐,为促进公众健康做出更多努力。
年世界减盐周海报
“隐形盐”无处不在
大家都知道,在家做饭的时候要少放盐——这些盐是我们能看到的,是可控的;但还有更多的盐我们看不到,也控制不了:无论是你早上吃的面包、面条、咸菜,还是中午点的外卖,以及各式鲜香调味品、风味独特的肉类制品,还有那些让人嘴馋的零食干果等等,我们自己没有向这些食品里加盐,而且有些食品尝起来也并不咸,这些藏匿的“隐形杀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样,在餐馆就餐你也无从知晓厨师放了多少盐和高盐调料。事实上,恰恰是这些加工食品,以及餐馆和外卖食品中含盐量高得令人震惊!
食盐过多的危害
食盐摄入过多导致高血压,并增加脑卒中、心脏病、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科学数据显示:年高盐饮食导致全球万死亡;在我国高盐饮食是导致死亡的首位饮食相关风险因素,每年死亡人数高达万。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每天平均盐摄入量已经达到推荐量的两倍之多了!这其中就有大量的盐来源于我们日常购买的加工食品、餐馆就餐和外卖食品中。
(年世界减盐周资料)
教你4招合理控盐
在我国,虽然“限盐”已经深入人心,但实操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因为许多人只做到了做菜少放盐,却忽略了生活中深藏于一些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01
多看成分表,避开隐形盐
平时购买食品时,记得看一眼营养成分表,标注的“钠”含量即为盐含量。
(克老梅干的钠含量非常惊人,相当于含有27克盐)
其实,酸酸甜甜的加工类食物,钠含量都特别高,因为有其他味道遮掩,所以咸味并不明显,不知不觉中会吃进去很多钠,这算典型的「隐形盐」。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凉果、蜜饯、饼干点心等。
02
减少调味品、酱料使用
例如味精、鸡精、豆瓣酱、辣椒酱、甜面酱……虽然它们的名字里没有「盐」,但却是含盐大户。
烹饪时,可用香菇、大蒜、香菜、白糖、醋、洋葱等提味提鲜,尽可能减少放盐量。
03
购买低钠盐
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是普通健康人群的优先选择。
注意有肾脏疾病的人,要警惕钾过高带来风险。
04
老人孩子需格外注意
宝宝1周岁前,不应该额外添加任何形式的盐。过早加盐会增加今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尚不成熟的肾脏造成负担。
老人由于味蕾敏感性变差,口味变重,容易多吃盐,因此家人要注意劝导。
来源:生命时报、中国营养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