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之三再上茶山36走街

《沧海桑田(之三):再上茶山》36.“走街串巷”之:兴泉路

初识兴泉路,还是年的国庆节。黄总当时承包南皋乡养垭茶场,大搞基建改造,需要人手。老王正在丹寨考察,得知情况后,把我推荐给他。基于如此渊源,我平生头一回来到丹寨。四天时间,上过养垭,结识了茂红夫妇和安吉过来的徐师傅,看过清江苗寨和千年楠木,品尝过龙泉山下的农家特色菜肴。

离开前的傍晚,老王陪我逛兴泉路,寻找中医馆。连续多年受困于胃酸反流,无论走到哪里,首要落实的是看病问题。那阵子,我正迷信中药。在此之前,西药吃却无数,症状不见减轻,反而是一向排斥的中药有点效果。县医院答复有中医科,只是中药房的格局和规模让人很不放心。

我和老王不死心,想另找一家老中医,作为双保险。果然,在兴泉路东段,富民路跟兴泉路的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有一家“振兴中西医馆”,杨医师是老板,也是主治医师。我说明来意,他表示能看。他是苗族,看中医。那年纪和言谈举止值得信任,我当即确定下来,医院看不好,就找杨医师看。

十月中旬在养垭茶场安定之后,我每隔半个月来丹寨配一次药。虽然也没治好,但杨医师已经尽心尽力了。我的胃病太特殊,前后八年,几个城市,医院,不同主任医师,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后来一度尝试藏药、民间秘方,甚至江湖郎中配制的药酒,始终无法治愈。

直到年五月,春茶采摘结束,在老王坚持下,我到西安看病,终于碰上了能够治疗我胃酸反流的主任医师。医院消化内科的首席专家。好医生确实难找,可遇而不可求。难怪好多人看病总要往大城市跑,那些专家毕竟见多识广,往往能够对症下药。作为老病号,我是幸运的。

兴泉路是丹寨县城最热闹的街道。横贯东西,跟南北向的龙泉大道交叉成一个大十字。这一片是城市的中心地段,也是生活气息最为浓郁的区域。重返丹寨的头一天,张总动员我住到位于金钟开发区的公司的宿舍。啥都有,又节省费用。我坚持住到县城,主要为那股气氛。

茶山三年,很少下来,平时也没有交际。之后两年半,从西安到昆明,独自一人在家写作。这么多年孤寂地打发日子,实在有点怕了。因此,我再晚也要回到龙泉大道的住所。此处也算一个家,属于自己的天地,感觉自由,放松,还有踏实。

如果下班早,晚饭前后有时间,我通常会下楼走走,散散心,看看人间景致。惟有这个时候,我才能有一种身在丹寨的感受。尤其走在兴泉路东段,两侧店铺灯火通明,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店外行人来往不断,我会很开心,也很知足。尽管微不足道,对于一个漂泊异乡的浪子而言,已属难能可贵了。

.11.21

兴泉路和龙泉大道的十字路口傍晚的兴泉路东段街边的水果摊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akc.com/wszz/1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