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人吃奶的一百种方式

北京中医医院痤疮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4.html

秋高气爽的日子,终于实现了去内蒙吃稍麦的心愿,此类以牛羊肉为主的肉类饮食,在内蒙被称作,而相对的奶制品也叫。

红食与白食构成了内蒙饮食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写呼和浩特的觅食指南之前,我想先来(迫不及待地)说说我无比热爱的奶制品。

内蒙人是天生的牛奶解构大师,你永远也搞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将一锅牛奶解构成奶皮子、奶豆腐、奶嚼口和奶渣子的。手法之高明,连新疆和西藏都自叹弗如。

▲给我背回来的奶制品拍个全家福,还有些小伙伴投喂的新疆特产

我本不是个热衷购物的人,但在呼市的奶食店却无法控制地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离开前带着十多斤奶制品的我,看上去就像个去原产地进货的小贩。

所以今天就来科普一下,内蒙那些五花八门的奶制品,究竟是些什么玩意。

奶茶

内蒙人不可一日无茶,对草原上的牧民来说,奶茶就相当于水。砖茶加牛奶,再捏一小撮盐,是内蒙奶茶的正确打开方式。虽然现在有些餐厅也根据客人的口味推出了甜奶茶,但在我心目中,只有浓郁的咸奶茶才配得上塞外的粗犷和豪放。

▲锅茶配奶点,开启内蒙人元气满满的一天

跟很多有茶文化的地方一样,诸如广东早茶、常德擂茶,内蒙奶茶也承载了团聚的意义。茶不按杯也不按碗,而是以“锅”而论。

▲锅茶无所不容,奶食和牛肉干都可以泡进去吃

煮好的“锅茶”,几乎能容一切奶制品。奶皮子、奶豆腐和黄油是最常见的搭配,也可以加入炒米和牛肉干,越煮越香。“白食”成了架接“红食”与“主食”的桥梁。

内蒙人家的一天,正是围绕这锅奶茶展开的。

奶皮子

牛奶煮沸后,最上面会凝结成一层奶皮,挑起来晾干就是奶皮子。

▲晾干的奶皮子,上面有小孔,质地比较蓬松

新鲜的奶皮子入口即化,我试过用它抹面包吃,比奶油更香。更讨喜的吃法是冷冻后掰成小块,含在嘴里就像牛奶冰淇淋。因油脂含量较高,奶皮子吃起来非常香浓。晾干的奶皮子泡进奶茶里仿佛二次重生,能为本来粗犷的咸奶茶增添几分柔情。

▲新鲜的奶皮子抹面包,香滑如奶油

我在北京的内蒙餐厅还吃过烤奶皮子,脆脆的像膨化零食,奶味已不明显,并不如奶油般的鲜奶皮来的诱人。不过无论什么样的形态,对不常吃奶食的人来说,奶皮子都是最好接受的味道。

▲烤奶皮子,脆脆的如膨化零食

奶嚼口

与奶皮子并列让人爱不释口的是奶嚼口,二者的香浓不分伯仲。将牛奶放置发酵产生层次分离,上层的凝乳就是奶嚼口。奶嚼口有点像稀奶油,浓稠而顺滑,不像酸奶会结块,也没有那么酸。(但是会比奶皮子酸那么一丢丢)

▲丝滑的奶嚼口配脆脆的炒米,又像奶油又像冰淇淋

拌上糖和炒米的奶嚼口,几乎无人不爱。嚼口丝滑醇厚,炒米香酥耐嚼,二者配合得天衣无缝。当地人一般拿它当早餐,但对于外地人来说,这其实更像一道半奶油半冰淇淋质感的甜品。

内蒙不同地域的人对奶嚼口的称呼不同,有的地方叫“达西玛”或“乌日莫”,有的就干脆叫“白奶油”。

蒙古冰糕

蒙古冰糕是这次在呼市的神仙发现。半干的奶皮子里裹着奶嚼口,中间夹上蔓越莓或葡萄干,冷冻保存。吃时半化冻状态最好,比什么奶油冰淇淋都更加天然纯粹。

▲凉丝丝的蒙古冰糕,好吃到词穷,关键是纯天然无添加

奶制品里最香的两个东西珠联璧合,产生了1+12的效果。饭搭子作为一个乳糖不耐受的人,对奶制品全程拒绝脸,却干掉了我的半盒蒙古冰糕。

奶豆腐

奶皮子和奶嚼口几乎没有门槛,但奶豆腐是属于进阶级奶制品爱好者的食物。内蒙不同的旗制作奶豆腐的方法也不一样,其中一种是将酸奶煮开,滤去乳清,将絮状物捞出,炒干水分后塑形。做法跟“点豆腐”有几分相似。

▲正在塑形的奶豆腐,质地比较松软

▲买回来的奶豆腐我一般先切成小块,冷冻保存,随吃随拿,化冻后一样松软

新鲜的奶豆腐入口很松软,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胶皮样的质感。我第一次吃时觉得有种生涩感,不太习惯,多吃几次之后,才慢慢领略到那股奶香味,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

▲香甜的奶豆腐饼。加热后的奶豆腐像奶酪一样会拉丝

奶豆腐在内蒙是万能的存在,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成奶豆腐月饼,当然还可以泡在奶茶里。这样本是饮料的奶茶就有了吃饭的感觉,能产生饱腹感。

▲奶豆腐月饼,还有奶皮子之类的馅儿

加热后的奶豆腐更容易被人接受,拔丝奶豆腐和奶豆腐饼经过加热,就像奶酪一样能产生拉丝的效果。据说内蒙有些烧烤摊还有烤奶豆腐,甜吃抹蜂蜜,咸吃撒盐和孜然,也是神奇的打开方式了。

微酸汁

做奶豆腐的副产品,即分离出奶豆腐后所剩下的乳清,呈淡黄色,直接喝有些酸,所以叫微酸汁。奶食店卖得非常便宜,加上糖喝像果汁。

▲省外比较少见的微酸汁,加糖喝像果汁

黄油和酸油渣

黄油取自奶皮子或奶嚼口。奶嚼口经过熬煮,上层浮出淡黄色的油脂就是黄油,下面的沉淀物是酸油渣。

▲内蒙的黄油跟西餐的有些相似,都是牛奶提取物

西餐中的黄油其实跟内蒙黄油非常相似,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内蒙黄油也可以煎牛排、抹面包吃,有很浓的牛油味。

▲加了炒米的酸油渣糖,也叫酸奶油糖/奶嚼口糖

黄油渣单吃很酸,加糖和奶嚼口可以做成酸油渣糖。前调是酸,之后越嚼越香,而且不会像奶嚼口那么腻,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马奶

第一次喝马奶是在新疆,酸得下不了嘴,还带着一种奇怪的铁锈味,难喝到怀疑人生。后来在哈萨克牧民家里又喝过一次,酸爽如同乳酸菌饮料,这才get到马奶的美妙。

▲马奶产量少价格贵,这桶大概是酸奶的三倍

马的产奶量远低于牛,所以一般售价较贵,也不太好买。在奶食店买的酸奶只要13块钱1升,马奶则要40块钱。排在我前面的老太太买了4桶,连声说“这个对胃好”。发酵的马奶虽酸,但呈碱性,能缓解胃酸和慢性胃炎。

▲马奶虽酸却是碱性食品,适合胃不好的人喝

经过蒸馏的马奶可以酿成马奶酒,看似清寡,实则浓烈醇香,蒙古大汉一般拿它配手把肉吃。

奶食店里的种类其实远比上面提到的丰富,比如奶豆腐按照干湿、形状不同,能发展出七八种品类,味道也略有出入;还有诸如奶渣、奶酪、奶干等让人一下子分不太清楚的种类。

▲奶豆腐的不同形式,右下角的烤奶豆腐最好吃

自然加工的奶制品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奶香十足”,而是大多偏酸,即便非常喜欢奶制品的人,可能也需要一点时间接受。特产店经商家包装的奶片、奶棒等零食,多为奶粉与各种添加剂的结晶。二者有本质区别,挑选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配料。

在哪买

我在呼市去的奶食店是当地小伙伴推荐的,叫,老板是蒙古族。这家店也可以网购(微店同名),但有些液体(比如马奶)和容易坏的(比如奶嚼口)无法邮寄;

另一家常购买的店铺是微店上的,蒙古族妹子开的。这家的奶皮子、奶豆腐和炒米嚼口糖等等比草原红牛更加优秀。呼市做奶豆腐的手艺其实不如牧区。在呼市尝过之后,我还是在这家买了奶豆腐和牛肉干。

-END-

西夏

西夏网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回复以下关键字,获取相关推送

城市指南

北京小吃

北京米粉

西安

兰州

张掖

太原

济南

青岛

杭州

上海

绍兴

扬州

淮南

温州

台州

南昌

长沙

厦门

泉州

福州

汕头

云南

贵阳

兴义

乌鲁木齐

伊宁

喀什

桂林

柳州

北海

南宁

成都

广州

香港

越南

里斯本

佛罗伦萨

柏林

哥本哈根

有趣食物

麻酱

牛肉面

西瓜酱

霉苋菜梗

宫廷奶酪

炙子烤肉

新疆烤肉

清酱肉

泡馍

莼菜

炒粉

肉饼汤

醋肉

螺蛳粉

牛瘪

羽衣甘蓝

菠萝蜜

天贝

意大利Gelato

海鲜饭

意式披萨

牛肚包

丹麦开放式三明治

叻沙

西夏壹路吃

苦中作乐,唯有吃喝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akc.com/wsyy/1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