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流感来势汹汹,主要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起病急、高热不易退,流感症状实在太过难熬,很多人会选择吃一些止痛片或者退烧药,病情严重者应用抗病毒药物。但药物所带来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也令人烦恼,有老胃病的患者万一不幸中标感染了流感怎么办呢?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什么?如何应对?下文细说。
解热镇痛抗炎药:
代表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加氧酶(COX)而阻断炎症性前列腺素合成而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等治疗作用。而COX酶包括:COX-1产生的前列腺素能保护胃肠道,COX-2产生炎症性前列腺素。传统的NSAID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同时抑制COX-1和COX-2,COX-1受抑制,那么保护胃肠道的前列腺素也会受抑制。
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则引起恶心、反酸、消化不良和腹痛等症状,重则引起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穿孔性溃疡等。如何防止这些副作用呢?
1.有胃病史的患者尽量避免这些药物;
2.在使用时尽量选择最低有效剂量;
3.胃肠道不良反应高危人群可同时使用胃粘膜保护性药物如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或前列腺素替代物;
抗病毒药:
代表药物——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的商品名叫达菲,是临床治疗甲型、乙型流感常用药之一,流感季节常常卖断货,口服后很容易被胃肠道吸收,大部分经肠道酯酶和肝脏快速催化并转化为奥司他韦羧酸活性代谢物,可跟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选择性结合,促进感染宿主细胞中感染病毒的释放,以减少或阻断流感病毒传播。
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用药前一定要遵医嘱。
糖皮质激素
代表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在严重急性感染、抗炎治疗等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大,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小觑。尤其在消化道方面,皮质激素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弱胃粘膜屏障的保护功能、阻碍组织修复,因而可诱发或加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严重时可引起出血甚至穿孔。
在使用皮质激素过程中应注意胃肠道症状的发生,尤其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应同时使用胃粘膜保护性药物如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或前列腺素替代物,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监测粪便隐血。
在冬季,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量会增加,且冬季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也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引起胃肠疾病。患病后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粥、米汤、面条等,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医院消化科建立了老年消化疾病管理平台,目前对于服用NSAIDs的患者进行长期健康随访以及消化道风险的监测评估,致力于减少NSAIDs相关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于预期或者正在服用NSAIDs的患者,欢迎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