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家住陕西旬阳的陈女士连续数天吃饭噎食,连粥都喝不下。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食管癌,医院的及时手术,陈女士康复出院。让人惊讶的是,就在陈女士前脚办理出院手续时,在医院陪护她的老伴龚先生也被诊断为食管癌。
出院前,护士叮嘱夫妻俩要注意合理饮食
其实,
像这样的‘夫妻癌’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
所以,
有这些生活习惯的十堰人千万要注意了↓
吃饭老是打嗝患上食管癌
据陈女士介绍,9月初开始,她吃饭老是打嗝被噎,起初,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可后来,她连粥都喝不下了。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9月中旬,在老伴的陪同下,她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诊治。经过医生胃镜检查,发现她的食管处有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包块。鉴于包块所在的位置特殊,医生决定行切除手术。手术在9月20日进行,医生成功将陈女士食管处的包块切除。
但病检结果显示,食管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已呈溃疡性生长。幸运的是,由于陈女士发现及时,包块顺利摘出。医生说,只要陈女士以后少吃辛辣、口味重的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癌变的复发性非常小。
妻子前脚出院丈夫后脚被查出食管癌
9月30日,就在全家为陈女士康复出院而感到欣慰时,陈女士的老伴龚先生也被查出患了食管癌。原来,自从母亲患了食管癌之后,她的子女才进一步了解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当他们听医生说,食管癌的发生多源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后,担心父亲会不会也患上食管癌。“我父亲口味特别重,每次家里吃的菜特别咸,顿顿还要吃腌菜。我妈呢,考虑到他牙口不好,平时总将做好的面条一直放在火上热着,希望煮软点儿易于消化,但父亲性子急,吃饭时从热锅里盛出来就吃……”陈女士女儿在一旁数落着父亲不良的饮食习惯。
为了保险起见,在母亲住院期间,他们的女儿也带父亲龚先生做了检查。没想到,一语中的,龚先生的食管处果真长了一个约0.4X0.5CM包块。一个星期后,龚先生食管处的包块也顺利切除,但病检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且已经波及到胃,导致胃部多发溃疡。
好在发现及时,经过大半个月的治疗,龚先生身体恢复良好,正准备办理出院手续。
其实,类似的病例,杭州也有——
杭州60岁的陈大伯在吃东西时,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总感觉要在食道、胸骨处卡一下才能咽下去……
浙医二院的潘文胜医生建议他做个胃镜,检查结果:陈大伯患了食管癌,且已是中晚期了,需要开刀+放化疗。
陈大伯平时注意生活饮食健康,不嗜烟不酗酒,身体情况一直很好,家里也没人得过癌症,怎么中的招?
潘医生得知,陈大伯平时爱吃烫的东西——汤面、汤年糕、热粥、热茶……越烫越喜欢;汤啊、粥啊刚出锅,别人觉得吃不下去,陈大伯已经咕噜咕噜灌了下去!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
食管癌是第三大常见消化道肿瘤。
临床调查显示:
七成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喜欢烫热饮食!
医生表示,食物温度超过60摄氏度,食管黏膜就会被烫伤。长期吃过烫食物,对食管黏膜是一种慢性刺激,而且往往是黏膜还没修复好,又遭重创。在修复过程中,黏膜可能发生异型性改变、不典型增生,出现变异,导致癌变。
在我国,所有的恶性肿瘤中,
食管癌发病率位居第五位,死亡率位却高居第四!
食管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都是出现吞咽不畅、胸骨后疼痛、反酸等症状才就诊,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食管癌有9大高危因素
年龄
性别
吸烟
饮酒
胃酸逆流
饮食
癌症病史
刺激物
肥胖
1.年龄丨在美国,大多数食管癌患者都在65岁以上。
2.性别丨男性患食管癌的风险是女性的4倍。
3.吸烟丨抽烟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烟龄越长,风险越高,因为它是食管鳞状细胞的主要成因。
4.饮酒丨长期、大量饮酒——每天超过3杯酒,是引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5.胃酸逆流丨经常胃酸逆流会提高患食管癌的风险。
6.饮食丨低水果和低蔬菜的饮食结构会提高患食管癌的风险。
7.有癌症病史丨如头、颈部患过其他癌症的患者,患食管癌的几率比别人高。
8.其他刺激物丨吞咽腐蚀性的刺激物,会烧毁食道细胞的物质。
9.肥胖丨肥胖者患食管癌的概率是正常体重及偏瘦者的4倍。
文章开头提到的陈女士一家的主治医生说,夫妻俩或一家人保持相似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最终造成他们共同患病。
医生表示,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的重要手段,食管癌的检出率可以达到80%左右。
建议以下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40岁以上,
有肿瘤家族史,
常年吃很烫的食物,
有抽烟喝酒习惯……
天冷了,吃热的东西莫心急!
别再劝人“趁热吃”,搞不好会害人!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由青少年健康平台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问题:”孩子最近不爱跟我们聊天了“
“同龄人都又高又壮,可我的孩子就是长不高”
“孩子老是感冒,反反复复好不了”
“太挑食了,一不顺心就不吃饭”“上课老是开小差,说了也不听”......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