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药,如果使用方法不对,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副作用。今天,灵儿为大家盘点一些常见的用药错误。
眼药水1将眼药水滴在眼球正中央眼球的黑色区域是角膜,在这个部位滴眼药水后,不仅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还会刺激角膜,出现不适。
正确做法:滴眼药水时,应先将头轻轻向后仰,一只手将下眼皮向下拉,另一只手拿眼药水,在悬于眼睛上方1~2厘米处滴入下眼皮和眼球之间的结膜囊内。
2滴完眼药水没按压内眼角滴完眼药水如果不按压内眼角,会使眼药水流到了脸上或通过鼻泪管进入口腔,未被真正吸收利用。我们经常在滴完眼药水后,感觉嘴里苦苦的,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正确做法:滴眼药后立即闭眼,然后按住内眼角2分钟左右。滴抗生素眼药水和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时,尤其要注意。研究显示,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的副作用,例如呼吸困难、眩晕和疲劳等,70%都可以通过按压内眼角避免,因为这样能防止药物通过口腔被吸收,经血液送达全身,引起不良反应。
喷鼻剂许多人在使用喷鼻剂后喜欢去用力嗅闻喷雾,然而这样不仅不会让喷鼻剂起到最佳的效果,还会把喷剂吸进喉咙,引起咳嗽等。
正确做法:用喷鼻剂后应自然呼吸。
止痛药膏止痛药膏是缓解关节痛或肌肉扭伤等的常见选择,但是很多人涂上止痛药膏后没有适当按摩,所以药膏并不能被完全吸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止痛效果。
正确做法:建议涂上止痛药膏后按摩5分钟左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物吸收。但要注意的是,在肌肉扭伤24小时内,涂这类药后不应使劲按揉,以免加重病情。另外,一些杀真菌和消炎的外用药膏,涂抹于皮肤时,也需要轻轻按摩,帮助吸收。
胶囊一些患者喜欢将胶囊打开倒出口服,认为这样见效快。但这种服药方法是不正确的,甚至可能灼伤喉咙。而且有的胶囊是具有肠溶性质的,可以使药物免遭胃酸的破坏,保证在肠道顺利吸收发挥治疗作用,这时如果把胶囊打开服用,会导致药物在胃酸中破坏而失效。
正确做法:认真查看药品说明书,或者咨询专业医生后再做判断。
哮喘吸入剂许多人使用哮喘吸入剂的时候,为了快速让药产生反应,吸入速度很快。可是这样便会让大部分药物到达喉咙,而不会到达肺部。
正确做法:首先,用药前应注意剂量,并充分摇动吸入剂。其次,用药时要先缓慢呼气,仰头把吸嘴放入口中,双唇紧包住吸嘴,注意舌及牙齿不要阻塞吸嘴。用口缓慢深吸气,吸气的同时,按下药罐将药物释放。吸药过程完成后撤出吸入剂喷口,尽量屏气约10秒钟,然后缓慢用鼻呼气。如需第二吸,最好间隔1~3分钟再进行,避免连续吸入造成呼吸肌疲劳和增加药物微粒在周围气道的沉积。最后,要盖好装置,激素性药物用药后应漱口。
中药汤剂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趁热喝,药效好。”但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因为过热的水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害,而且不同的中药汤剂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正确做法: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
-END-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