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摘维生素胃酸和护脑

栏目创刊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时值天袁地访开办半年,从惊蛰到白露,从初春到秋起,已经走入了第三个季节,感谢大家一路走来的支持。最近,笔者刚刚交了同样陪伴我走过大半年的一本译稿,一方面是技痒,一方面也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资讯,我们结合地缘之优势、发挥己力之所长,开设这个不定期更新的栏目——译摘。顾名思义,就是翻译并凝练一些时新的报刊文章,将其奉献给我们的读者阅览及思考。本期,就以一个健康营养话题来作为这个新栏目的试验作品,欢迎大家提供宝贵的意见。

本期提要

年9月6日,纽约时报的健康专栏刊载了一篇署名为JaneE.Brody(该报著名的个人健康及营养的专栏作家)的专栏文章,认为维生素B12(以下简称B12)的缺乏将对某些人群的精神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并非鼓励人们大量服用,而且滥补维生素也是应当避免的,但是本文通过一些研究成果的推到,提出观点,认为人们如果缺乏这种维生素,抑郁、痴呆等精神问题可能会找上门来。

一句话概括

维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RajaprabhakaranRajarethinam(注:名字有点长,不过经查证,这个人真的是存在的。)博士认为:“B12缺乏可能会导致一些精神认知问题;这种关联性可能比大家所认为的更为普遍,而且在独居和饮食不规律的年长者中间尤为显著。”

胃酸,B12与大脑

原文屏截

作者JaneBrody是一个饮食相当均衡的年长女性,她自称平时也会摄入适当的动物蛋白质。因此,一直以来,她本人是极度排斥摄入多种维生素混合营养剂的。而且美国的营养学家也多次撰文说明,摄入多余的餐余营养补剂,不过只是产生出了“昂贵的尿液。”

但在近日,她读到了一篇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AcademyofMedicine)的长年研究的检验报告,根据报告,作者表示上了岁数之后,的确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B12来补补脑。

众所周知,维生素B12从食物中的有效来源是动物蛋白质——来自肉类、鱼肉、牛奶、奶酪和鸡蛋。但是上了岁数之后(作者自称75岁),她自己也无法确信吃下去的这些营养究竟能从中吸收多少。而要吸收蕴含在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就需要三个条件,一个是足量的胃酸,一个是胃蛋白酶,还有就是一种被称为“内因子(intrinsicfactor)”的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其功能是将维生素从其所附着的动物蛋白中释放出来。只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小肠才能吸收这种维生素。但随着岁月渐长,胃部负责产生胃酸的细胞的功能可能会慢慢变得不复往日之功,而这种症状就是所谓的“萎缩性胃炎(atrophicgastritis)。”

在一个世纪之前,研究者发现了恶性贫血(perniciousanemia)——这种表现为血红细胞缺乏的症状,现在被判定为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而这种疾病最终也会导致吸收B12所需的胃部细胞的流失。美国前总统林肯的夫人即是此病的罹患者。而根据维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这位精神病学家(注:即提要中名字很长的那位)撰文所言,“抑郁、痴呆和精神状况不佳常常和”B12及其同属维生素B族的叶酸的摄入不足有关,“尤其是在年长的人群之中。”而林肯夫人最终也是因为行为怪异,最后被收治到一家精神病院的。

这位精神病学家还提到了曾收治的一位66岁的老妇人,当时她表现出了严重的抑郁症、精神错乱,非常有气无力,生无可恋,而她的血液中B12的含量极低,但是在注射了大量的维生素之后,症状则几乎完全逆转。

欧洲的研究者也发现,如果给缺乏维生素的人注射B12能保护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可能会损伤的大脑区域。在牛津大学进行的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中,挑选了名70岁以上,认知功能轻度受损,且体内B12含量很低的被试;从中,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的营养学教授,HelgaRefsum博士发现,在服用了高剂量的维生素的试验组中,这些人的大脑萎缩症状有所缓解。

维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注:对,还是那个名字很长的)认为:“维生素B12缺乏可能会导致一些认知问题;这种关联性可能比大家所认为的更为普遍,而且在独居和饮食不规律的年长者中间尤为显著。”

需要B12的不仅仅是年长者

据美国国家医学院估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0%~30%的人,其分泌的胃酸不足以将B12从其所蕴藏的食物中有效地分离出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胃酸分泌不足者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体内分泌的胃酸究竟够不够量。而且,一项针对青壮年的研究也表明,在26岁至49岁的人群中,从食物中吸收B12不足的问题可能也是很普遍的。所以下面的忠告,也对这些人有所适用。

该医学院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将经由合成的B12强化过的食物以及多种维生素营养补剂作为其每日B12摄入量(14岁以上人群为每日2.4毫克,孕妇酌情增加)的主要来源。因为合成的B12并没有蕴藏在动物蛋白之中就不必经过胃酸多寡这道关卡的考验了。如果你不太爱吃营养强化的食物,那么有B12的营养补剂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了。

除了年长者之外,以下这些人群也是容易有B12缺乏的情况的。其中就有素食主义者(不吃任何肉类,但吃蛋奶制品)和纯素食者(不吃一切动物制品)(注:无肉不欢似乎得到了解释)以及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来控制胃酸反流的人群;以及手术切除部分消化器官来控制体重、治疗癌症或者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

B12的缺乏最有可能发生在各类护理院的年老病患中,因为护理院的食谱很有限,由此也能部分推断出为什么住在护理院里的人,精神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是那么的普遍。

早和晚,多和少

尽管B12缺乏所引起的症状要过好多年才会显山露水,但是这些逐渐侵蚀身心的症状还是颇令人心情沮丧,最终也可能会酿成灭顶之灾。而且一般人也很难将这类症状与营养缺乏关联起来。公共科学中心(theCenterforScienceinthePublicInterest)的高级营养师DavidG.Schardt于今年7月在网上发文称,B12摄入缺乏的症状轻则是精神疲劳感、手脚的刺痛和麻木感、肌肉无力感和生理反射失去,重则会导致意识混乱、精神抑郁、记忆丧失以及痴呆。

早期的B12缺乏引起的症状可以通过大量摄入B12来扭转——通常是以注射的形式。但是与神经损伤和痴呆相关的症状则可能会伴随终身。因此,B12缺乏的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定期的验血。比如,位于加州奥克兰的凯萨医疗保健系统(KaiserPermanente,医院、医保公司、一般诊所、药店、私人医生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公司)就建议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病患,每两年检查一下自己体内B12的水平。

“没关系,这是强化了维生素的巧克力”

各类素食爱好者们也不必感到绝望。除了营养补剂之外,目前市场上(注:美国)有多种多样来源于植物的食品,如早餐谷物,非动物乳来源的乳状饮品(nondairymilks,如杏仁奶),大豆制品以及一种营养酵母,这些食物都经过了合成B12的强化。纯素食协会(VeganSociety)也推荐每天服用两至三次的营养强化的食物,来保证每天至少能摄入3毫克的B12。

目前关系仍在纽约大学,业已退休的血液专家RalphCarmel博士,曾经研究了B12的效用达数十年之久;他却警告公众不要过于大量地服用维生素。Carmel博士在一次访谈中表示,“那些需要B12的人常常得不到B12,而那些不怎么需要补充B12的人,就像有的运动员,却服用超大剂量的B12——一天要服用-毫克之多。我们还不清楚如此的剂量,长此以往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一位老人,他的B12水平有那么点低的话,那么每天服用~毫克的B12,我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要是每天服用毫克,就太离谱了。”

-完-

非医学专业论述,请谨慎参考

Caution

本文为纽约时报个人健康栏目的专栏文章,作者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获得相关学位,供职纽约时报多年,有多年的相关领域写作经验,其引述学术研究成果均为原文给出;我们本着准确、清晰和简明的原则进行译介,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和改动,删去了一些不影响读者了解作者观点的信息,但仍无法完全避免与原文有所出入;原文及译文内容均不代表本







































80型低聚木糖粉
95型低聚木糖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akc.com/zysx/1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