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服药的人注意,这些东西一定不要吃严

俞雨生教授点评

换季期间是头疼脑热、胃肠道不适发作最频繁的时段,医院跑,凭浅薄的医学知识或网上的只言片语瞎对付。生活中我们批评一个人做事不动脑子做错了事爱用“吃错药”来调侃,其实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

很多药的药物作用是可以被日常饮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对抗而消弱其疗效。如:烟草中的多环芳烃还会增强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药物在肝内的代谢,使药物的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当下流行的水果西柚中含有一种呋喃香豆素则会影响肝药酶的功能而延长某些药物的降解时间,合并使用会一些药物在体内聚积,诱发药物中毒;服用感冒药时喝高糖饮料则会大大抑制你的食欲则会加重你的厌食感哟。尤其强调的是抗生素+酒=双硫仑反应(俗称酒醉貌反应),此反应系一些抗生素可以抑制酒精的代谢酶,服药阶段饮酒有可能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重者可出现呼吸抑制、虚脱、惊厥、心功能失常甚至死亡。

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自己,千万别吃错药了......

“你吃错药了吧?”

“你才吃错药了!”

当两个人发生争吵的时候,以上对话你是否经常听到,至少在电视剧中听到过吧?

生活中,还真可能有“吃错药”的时候,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吃错药”,是指吃药也有禁忌。

1

这些服药禁忌

你知道多少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饮食可以影响胃肠道内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药效。有的饮食甚至还可能与一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良后果。那么吃药期间,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任何药物+烟=降低药效

吸烟会使食管下部肌肉及幽门的活动功能减弱,延迟胃排空的时间,使得药物迟迟不能离开胃部进入小肠,从而影响药物吸收。

烟草中的多环芳烃还会增强肝药酶的活性,使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加快,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影响药效发挥。研究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液中药物浓度仅为不吸烟的1/20。

不仅如此,尼古丁还会促进人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影响药的代谢产物排出,可能诱发药物蓄积中毒。

因此,服用任何药物30分钟内都不宜吸烟。

2大多数药物+西柚=影响药物代谢

大多数药物都需要肝脏的肝药酶进行代谢,而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影响肝药酶的功能,延长药物降解时间;柚皮素又会加快肠道对药物的吸收,这两个因素都容易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容易加大药物副作用,可能诱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

所以,服药期间也不建议大量食用西柚。

3感冒药+高糖=影响食欲

最近不少人又感冒了,食欲差,精神差……更加得控制高糖饮食了。

高糖食物摄入过多,会使血糖升高,而机体在代谢血糖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这就容易导致体内维生素减少甚至缺乏,影响营养物质代谢,进而影响食欲。

不仅如此,如果胃里有高糖食物,还会使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的吸收时间延长2小时,影响药物发挥作用。

因此,在吃感冒药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高糖食物,包括各种甜饮料。

4抗生素+酒=双硫仑反应

临近春节,对不少人来说,最难躲的就是“酒”了,但千万别劝吃药的人喝酒!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服用双硫仑后,即使只喝一点点酒,也可能出现严重不适。抗生素与酒也可能出现相同的反应。

酒在进入人体后会先被氧化成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最后排出体外。但很多抗生素,如头孢类、异烟肼、酮康唑、甲硝锉、氯霉素等会影响酒精代谢,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甚至诱发死亡。

所以,服用抗生素期间及停药1周内,都应该要忌酒,包括任何含有酒精的食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料酒等。

服用抗生素前后两小时内,也要忌食牛奶、果汁等,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的活性,果汁中富含的果酸会加速抗生素溶解,从而影响药效。

5碱性药+醋=中和反应

在服用胃舒平、达喜等抗胃酸类药物时,应减少醋的食用。因为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而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大量食用,两者容易发生中和反应,减轻药效。

6酶类药+热水、茶=影响酶活性

酶类药物主要是有活性的蛋白质,温度过高时,其活性就会降低,甚至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而茶水中的多酚类物质易与酶结合,降低药效。

所以,服用助消化的酶类药物应选择温度稍低的白开水,以口感微暖(25℃)为宜。

7钙片+菠菜=影响钙吸收

钙片进入体内后会电解为钙离子,而菠菜含有大量草酸钾,其中的草酸根离子会与钙离子相结合,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不仅如此,两者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

因此,在吃钙片的前后2小时之内,都不宜吃菠菜,或者先将菠菜焯煮一会儿再烹饪食用。

此外,还有许多常见药物也有禁忌,如阿司匹林忌酒,以免加重发热或引发肝损伤;布洛芬忌咖啡、可乐,以免损伤胃黏膜。

2

这些饮食

是药物的“好帮手”

虽然部分饮食对药物疗效有不良影响,但也有些饮食有助于增强部分药物的效果。

1高脂饮食:增强脂溶性药物疗效

通常来说,高脂饮食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风险,是不利于健康的。但对于需要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脂溶性药物的人群而言,如果同时适当食用高脂食物,则有助于增强药效。但千万不要因此大量食用,以免得不偿失。

2维生素C: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说,补充铁剂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帮助增强药效,改善贫血。

3酸性食物:助消化药的好“搭档”

人体的消化需要胃酸刺激胃蛋白酶原产生胃蛋白酶,而消化不良通常是由于胃酸过少导致的。针对此类人群,促进胃酸分泌,增强胃蛋白酶活性是关键。

胃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作用更强,因此在服用助消化类药物的同时,可适当多吃酸性食物,如:山楂、苹果、橘子、柠檬等。

4高纤维食物:帮助驱除肠道虫体

不少人都有过吃驱虫药,帮助清除体内蛔虫等虫体的经历,其实除相关药物外,适当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也有助于驱虫,尤其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因为它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对驱虫药有辅助作用。

常见的高膳食纤维食物有芹菜、燕麦、糙米、豆类等。

另外,较为大家熟知的还有“三低饮食”,即低糖、低脂、低盐,这种饮食方式,有助于改善三高。但只是辅助作用,不可替代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akc.com/zysx/1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