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民科学健身大讲堂》
继续开讲!
本节目是由南京市体育局主办,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与南京体育广播联合制作播出。
本期节目
我们为大家请来了
▼▼▼
嘉宾:赵彦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医学博士,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运动干预研究。
欢迎大家边听边看边学习音频
嘉宾讲解
扫码视频回放
余婆婆现年80岁,因高血压、心肌梗塞、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等病长期卧床,起床翻身都由儿女细心辅助,唯恐老人摔倒,跌伤。
最近天气多变,老人偶尔咳嗽几声,家人也不在意,但近两天余婆婆老说胸口疼,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医院就诊,病根竟然是三根肋骨骨折。
为什么这么容易就会发生骨折?
答案: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
WHO():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它以骨量低下,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NIH():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
相关知识:
骨膜、骨质和骨髓等3部分构成。
骨质即骨组织,由骨系细胞和骨间质组成。骨系细胞主要指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组成。
骨间质即骨组织的细胞外间质,通常分为有机间质与无机间质。有机间质由骨胶原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无机间质即骨盐,它们主要沉积在骨的胶原原纤维上。
骨疏松症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0-85%)
骨质疏松(Ⅰ型),主要为雌激素缺乏所致,主要累及部位脊柱、桡骨远端、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
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累及部位为脊柱和髋骨
继发性骨质疏松(15-20%)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痛(腰背酸痛为主,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感,全身乏力)
椎体压缩性骨折
身高缩短,驼背畸形
活动能力下降
腹部受压,食欲下降
初期,活动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
胸、腰椎骨出现新鲜压缩性骨折时,腰背部疼痛剧烈。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特点:
在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的较大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
骨折发生部位比较固定
好发部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
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骨折。
骨质疏松常见骨折:椎体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髋部骨折
康复治疗的原则
综合措施:饮食与营养及适当钙剂补充,日晒与运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理疗中医。
有畸形者局部固定,或采用其他矫形措施防止畸形加剧。
有骨折者对应骨折部位进行相应治疗。
药物治疗
显著减少骨折风险
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骨质量,增加骨强度
使用方便、简单
长期使用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运动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关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方法是: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
其中运动疗法是基础,它在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应该贯穿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如果运动是从青春期或者更早就开始的话,那么疗效将翻倍。
运动的方式:
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运动强度最大心率的75%)
有氧训练
力量训练
骨质疏松的运动强度:
首要的原则是“超负荷”,即在运动过程中加在骨上的负荷应不同于且大于日常活动中的负荷
肌力训练:超量恢复
有氧训练:靶心率=(—年龄)*60%~80%
骨质疏松的运动方案
1)健步走方案:
保健操或广播操一套,6-8分钟
快步走,步行2-3km,最大心率的60%-80%,15分钟
倒退走,两手叉腰,倒退步,12分钟
自由活动12分钟
每周3-4次
2)抗阻力锻炼
伸髋:臀肌、腘肌、后背肌群;
伸腰:后背肌群;伸腿:股四头肌;
压腿:臀肌、股四头肌、腘肌;
划船样动作:背阔肌、肩部、肱二头肌;
所加的负荷应在重复运
骨质疏松运动训练的重要提示
大量的不恰当的运动是有害的。对脆弱的骨骼上进行过分的训练将引起机体疲劳和压缩性骨折。
椎体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前屈,如触摸脚尖和划船样动作。
长期高强度的运动加上限制热量的摄入会产生实质性负的能量平衡,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失调,从而导致雌激素循环紊乱,使之不能产生对卵巢和骨骼原的正面作用。
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都将会加速骨吸收和骨丢失。
每天摄入多少钙合适?
19~50岁mg
女性妊娠哺乳期mg
绝经后妇女mg
50岁男性和妇女mg
钙剂的正确服用
服或饭后即服,胃酸多利于吸收,适合于低胃酸者;
咬碎服,体表面积增加,利于吸收;
睡前服,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
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
运动的时间与频率:肌力、牵拉、有氧训练有所不同
运动的疗程:终身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合适的穿戴、有效性与安全性、运动过量与运动不足、应有目的地选择性对OP好发部位的相关肌群进行运动训练。
运动绝对禁忌
1.限制身体活动的卧床者。
2.持续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处于不稳定状态。
4.安静状态下。血压高达/mmHg以上者。
5.运动时,血压反应异常且伴有症状者。
6.严重的心律失常。
7.近期发生体循环或肺循环血栓者。
8.血栓性脉管炎患者。
9.心力衰竭失代偿期。
10.活动性心肌炎。
11.严重的大动脉狭窄。
12.急性全身性疾病患者,包括发热患者。
运动相对禁忌
1.高血压,安静时血压达/mmHg者。
2.低血压,伴脑血管供血不足者。
3.难以控制的糖尿病。
4.关节疾病,影响活动者。
5.心力衰竭,代偿期。
6.伴有症状的贫血症。
传统康复治疗
针灸
太极拳
中药内服、熏洗或外敷。
你还有什么健康运动方面的疑惑
欢迎给我们留言互动。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在南京』APP
使用紫金FM随时随地,听你想听
《南京全民科学健身大讲堂》视频直播平台:
在南京app
一直播
南京体育广播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