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胃肠黏膜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的炎性缺损,通常与胃液的胃酸和消化作用有关,病变穿透黏膜肌层或达更深层次,常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等,可发生于食管-胃吻合口、胃-空肠吻合口或附近,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等。它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
02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Hp:
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它能产生碱性物质“氨”以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自我繁殖的胃内环境,也可产生空泡毒素、引起免疫反应等等。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胃溃疡的Hp感染率约为60-90%。
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等药物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常见,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
胃酸和胃蛋白酶:
正常人胃黏膜表面存在黏膜屏障以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当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或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增强时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产生。
另外,大量吸烟、饮酒、应激、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常见原因。
03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症状?
上腹痛为典型症状,可以表现为胀痛、烧灼痛、钝痛等不适,是一个慢性过程,可达数年或10余年。腹痛可反复或周期性发作,常在季节变化时,如秋冬和冬春之交。部分病人腹痛发作与进餐有关,胃溃疡常表现为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则为饥饿痛或夜间痛、进餐可缓解;消化性溃疡可仅表现为上腹胀、反酸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也可无任何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甚至癌变。
04
消化性溃疡需要做哪些检查?
胃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另外常用检查包括Hp检测、CT检查、X线钡剂造影等。
05
消化性溃疡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先药物,它的抑酸作用最强、最持久,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4周愈合率较高;另外,H2受体拮抗剂也是常用抑酸药物。
根除Hp:
Hp阳性的病人,不论消化性溃疡活动与否,均应行根除Hp治疗,目前常用治疗方案为四联疗法,即1种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疗程10-14天。对于有并发症和经常复发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应在治疗至少4周后复检Hp。检测Hp首选非侵入性的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
保护胃黏膜:
铋剂、弱碱性抗酸剂等。
为了达到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抑酸药物疗程通常为4-6周,一般推荐十二指肠溃疡PPI的疗程为4周,胃溃疡疗程为6-8周,根除Hp所需的1-2周疗程可重叠在内或抑酸之后。溃疡愈合后多数病人可以停药。
(2)生活习惯:
适当休息,减轻精神压力,改善进食规律,戒烟戒酒,少饮浓咖啡,减少辛辣、油煎食物的摄入;停服不必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他对胃有刺激或引起恶心、不适的药物。
文章来源:内科
编辑:胡烨倩
树兰(余姚)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