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是一种强酸,在我们的胃里面,主要起到杀灭食物中细菌病毒的作用,所以,曾经科学家们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细菌可以摆脱胃酸这道门而进入人体的消化道。
科学家们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胃酸环境里悠然存活。
幽门螺旋杆菌有着远强于其他细菌的耐酸能力和运动能力。它进入胃里就给自己加上了以下“四重保障”:
1.菌体上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
2.释放黏附素,与胃上皮细胞紧紧黏在一起,避免自己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3.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能抵御人体免疫系统中性粒细胞的攻击。
4.幽门螺杆菌富含的尿素酶可以水解尿素产生氨。氨是碱性物质,它在菌体周围产生“氨云”保护层,能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幽门螺杆菌损害胃壁
定居在胃黏膜后,幽门螺杆菌黏膜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缓慢损害胃壁,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胃壁破损,从而形成消化性溃疡。
理论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时间越长,患胃癌的风险越高;感染时年龄越小,以后发生胃癌的可能性越大。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慢性胃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另外,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带来顽固性口臭,只有将其“团灭”,才能彻底清除这种口臭。我国已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列入早期胃癌筛查对象。
由于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大部分感染者无症状。绝大多数感染者往往都是通过体检才知道自己体内潜伏着幽门螺杆菌。所以,体检时你会发现检测项目中多了一项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目的就是为了让幽门螺旋杆菌无处遁形。
要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是件容易的事,光谱抗生素就可以杀死它。目前针对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杀菌方法是用三联或四联疗法来杀灭的。
但是,要想完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三联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现在四联的方法使用得比较多。也就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1种铋剂。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就可以传播,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很容易形成反复重复感染,同时随着抗生素的一次次使用,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以后可能还会有五联、六联的方法,但是不管多少联,都无法避免幽门螺旋杆菌产生耐药性这一难题。
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照这样的发展下去,幽门螺旋杆菌或有一天会演变成为超级细菌。
随着科学的不断探索,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认识也在加深,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益生菌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
益生菌能代谢出一些酸性物质,而这些酸性物质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却是致命的。如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益生菌代谢产物:乳酸、乙酸、乳酸菌胞外多糖、乳酸菌素、γ-氨基丁酸等,这些代谢产物可以有效的抑制了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并且它们不会被胃酸所破坏,可以进入胃中修复受损的黏膜细胞,到达肠道之后还可以促进食物分解,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同时它还具有帮助肠道蠕动的功能,改善便秘等问题。
现在胃肠科医生通常都会建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在使用三联、四联疗法的同时配合一种益生菌来一起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同时也可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生长,降低感染复发率。
尤其像益元中科生物活性硒益生菌,这样的经过微量元素硒强化的益生菌,活性更高、定植能力更强,7株菌功能明确,协同互补,覆盖全消化道。3种益生元为益生菌补充营养供给,增强益生菌对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能力,每袋亿活菌轻轻松动让幽门螺旋杆菌无立足之地。以菌克菌,益元中科生物活性硒益生菌成为健康首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