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吃饭非常慢,明明上学要迟到了,还磨蹭着吃。妈妈看着大怒,都忍不住要打了。
其实,孩子吃饭慢吞吞,这和孩子真没关系,而是父母的问题,你先天给孩子的胃就不好。不信的话,你看下胃的解剖图,就会发现胃内外都是由纤维肌肉群组成的。胃的这些肌肉群,有的负责搅拌、研磨,有的负责蠕动传送。如果孩子因为胃部肌肉力量先天发育不足,食物都没办法搅拌成糜糊状难消化,孩子表现就是挑食、食欲不佳、吃饭慢、或者吃什么拉什么了。比如吃青菜拉青菜,吃萝卜拉萝卜。
我们的胃是由三股肌肉组成的:环行肌、纵行肌如上图所示,我们的胃是由三股肌肉组成的:环行肌、纵行肌、平滑肌,这三股肌肉主要的作用就是强力搅拌,可以把食物搅拌成糜状。关于这点,你可以脑补一下搅拌机的作用,原理都是一样的。
那么,孩子吃饭慢吞吞如何理解呢?这就是胃搅拌能力差啊!
我一碗米饭下去,一分钟,胃就迅速搅拌成食糜了;
你一碗米饭下去,十分钟,胃还在慢慢搅拌,无法搅拌成食糜。
如果食物在胃内没有搅拌成食糜,那么食物体积会比较大,你是不可能再吃第二口的。所以,我都吃第五口饭了,你还是第一口在慢慢吃。
吃饭速度慢,别人全都吃完了她的饭基本上是没怎么动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的特征是:稍微有点偏瘦,也不算很瘦,也没胃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怎么吃都不胖,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往往一口饭不嚼细咽下去就很难过的,吃饭速度慢,别人全都吃完了她的饭基本上是没怎么动,但是她就是能吃完。有时候和同学一起吃饭,人家大碗都吃完了,她要的小碗吃到最后还有半碗。
请你注意,这里说的吃饭慢,可是指比细嚼慢咽还要慢三拍。胃功能正常的人,可以细嚼慢咽,也可以迅速吃完,但是胃搅拌能力差的人,他就只能是细嚼慢咽,不可能迅速吃完的。胃功能正常的人,吃粥很容易饿的,一次可以喝三碗粥;胃功能不正常的人,吃粥一次可能也只能一碗了。
一个先天胃力发育不好的孩子,表现就是容易吐奶、溢奶、甚至呛奶还有的孩子吃饭慢吞吞,则是由于父母不科学的喂养方式,结果导致孩子胃伤了。比如,一个先天胃力发育不好的孩子,表现就是容易吐奶、溢奶、甚至呛奶。然后,普通家长肯定不懂胃力理论,她们还把孩子当正常幼儿喂奶,既然隔壁孩子能吃二碗饭,我家孩子就也能吃二碗饭的。拼命多喂奶或者奶粉;甚至让孩子提前吃辅食,早点吃辅食想孩子早点发育好,结果超出孩子消化能力,加重了胃负担,直接变为了胃伤。
孩子多吃就一定能够多长吗?不是的,每个孩子胃消化力不同的,人家孩子先天胃平滑肌功能强大,虽然每天多喂些奶粉,但是并未超出自身胃平滑肌所能承受的极限,久而久之变成小胖墩;而你家孩子先天胃平滑肌功能一般,每天多喂一勺奶粉即超出了自身胃平滑肌所能承受的极限,结果造成胃平滑肌损伤,蠕动和搅拌功能底下,胃排空能力降低,食积不化,久而久之变成豆芽菜了。
孩子多吃就一定能够多长吗?不是的,每个孩子胃消化力不同的所以,你看很多孩子长大后都是胃消化不好,首先胃搅拌无力,不能把食物搅拌成食糜,如何消化?很多家长都发愁:我这孩子怎么从小胃口就一般呢?现在,你们明白了!
不仅如此,孩子胃伤后,进食就会胃胀,不舒服,或者本来就还没有饿,但家长又要孩子吃,孩子不想吃,又不能不吃,只能慢慢吃了;或者平时不吃任何的生姜、葱、蒜,这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菜肴里面哪怕有一点点姜、葱、蒜,他们都要挑出来。
最后,你会发现给孩子补锌不行,给孩子喂山楂开胃的也不行。结果孩子就会越来越瘦,越来越挑食,久而久之孩子变成豆芽菜。而家长看见孩子就会越来越瘦,越来越挑食。家长就会责骂,然后强迫孩子多进食——胃肌肉群进一步损伤,结果就只能互相伤害了:家长靠吼,孩子靠哭。
修复胃动力,主要是五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孩子的胃动力得到修复呢?修复胃动力,主要是五步:
1、减小胃负担,主食改为容易消化的小米粥。而且,小米粥蛋白质含量比大米稍高一些,克含蛋白质9.7克,比大米(7.2克)高2克。
2、增加胃液酸度,比如用山楂、鸡内金,苹果醋等直接增加胃酸消化液的分泌,激活胃蛋白酶原;使食物中的蛋白蛋变性,易于分解,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3、直接补充消化酶,如果胃酸激发的消化酶都不足够,那就直接补充消化酶,比如胃蛋白酶、木瓜酶等消化酶,帮助胃对食物中蛋白质和糖的分解。
4、修复胃平滑肌,可以配合胶原蛋白肽,骨髓肽修复胃平滑肌,恢复胃蠕动动力。常用食材里面的燕窝和猪肚,其实就是胶原蛋白的原理。
5、增强胃搅拌、蠕动,这方面可以配合捏脊,萝卜汤,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