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Minitab、Minitab微课堂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客服
今天的Minitab微课堂
给医药行业的小伙伴们送上一篇相关案例~
问题背景
抗胃酸药效果
为治疗胃病病人胃酸过多的问题,常常需要让病人服用抗酸剂,比较某通用抗酸剂(被检验的处理)与公认效果較好的某品牌抗酸剂(参考的处理)的效果,观察17例胃病患者,运用2x2交叉设计。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共9人,在第一阶段服用通用抗酸剂,在第二阶段服用品牌抗酸剂;第二组共8人,将上述顺序顛倒,在第一阶段服用品牌抗酸剂,在第二阶段服用通用抗酸剂。每一个阶段共5天,为一个疗程,两阶段之间是两周的洗脱期。在每个疗程的最后一天测量胃内pH值。由于pH值越低酸性越强,因此测得的pH值越高药物越有效。若检验pH值在参考pH值的10%以内,则认为两种抗酸剂的效果等价。试问通用执酸剂是否等效于某品牌抗酸剂(a=0.05)?(详见蓝宝书第三版P)
2x2交叉设计
在典型的2x2交叉研究中,两组中的参与者各自接受检验药物和参考药物。通过在相同的参与者中研究两种药物的效果,可以降低参与者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大量变异性。
每组按不同的顺序接受药物。例如,如下图所示,序列1中的参与者在第1阶段接受参考药物,然后在第2阶段接受检验药物。序列2中的参与者在第1阶段接受检验药物,在第2阶段接受参考药物。
第1阶段和第2阶段之间的冲蚀期可在管理下一种药物前驱散前一种药物的效果。
使用2x2交叉设计可以确定检验药品的效果是否与参考药品效果相同。例如,您可以确定某种新的通用药物的吸收率是否与知名品牌药物的吸收率相同。
1
Minitab中操作
结果解释
在输出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延滞效应(不同药物对下一阶段的疗效可能会有不同影响,我们在进行等价检验之前需要对这种效应进行检验)的P值为0.,延滞效应不显著。阶段效应(第一组和第二组两种处理方式都可能会对下一阶段有影响,但影响不同,即试验的先后顺序对处理方式的效果有影响)的P值为0.,阶段效应不显著。
在等价图上可以看到差值的95%置信区间(-0.,0),并未落在等价等价区间(-0.,0.)范围内,而且等价检验的输出P值最大值为0.大于0.05,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无法判定两种抗酸剂在改善胃内pH值方面的效果相同,也就是说,若以参考pH值得10%作为等效临界值,则不能认为两种抗酸剂的效果等价,即通用抗酸剂并不等效于某品牌抗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