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面被“蓝色水”刷屏了,说要选择下面碱性水也就是变蓝的水来喝,可以抗癌哦!!!
这生活品质杠杠的啊,里面贵的都是蓝色的啊。
这是有些人又开始要交智商税了吗?看我老公怎么评价的吧。
剁主这颗八的心又抑制不住了,虽然剁主高中化学一塌糊涂,PH值的概念还是没有还给老师的。关于碱性水、碱性体质这些充满噱头的宣传早就满天飞,暂且不说图片里作者是使用什么样的试剂进行的测试,就仅仅凭借酸碱度来抗癌,剁主只能呵呵了。
正是抓住了大家宁可信其有的心里,这些谣言横行于朋友圈,尤其以五十岁以上年龄阶段流传最为广泛,令剁主心痛的是,剁主这如花的年华,朋友圈里居然也被此刷屏,是可忍孰不可忍!
关于这件事,剁主就简-单-说-两-句。。。
领导式开场白好眼熟。。。
1人体的酸碱度是个什么鬼?
剁主引用李彦宏家的百科来科普一下:人的体液和其他任何液体一样,都有酸碱之分。人体的酸碱度(PH值)是以0—14的数字来表示的。PH是“potentialHydrogen”的缩写,是表示人体中H的浓度。数字越小,代表酸性越强。7是中性的,大于7是碱性的,数字越大表示碱性越大。其实咱们这身体不同的体液酸碱度是不同的,何来什么碱性、酸性体质啊!!!这不是断章取义吗?正常血液都是7.35-7.45区间,如果你是酸性,那请立刻就医!!!把PH值拿来说事,说白了还是商家深深的套路啊。2食物的酸碱性,这也是伪科学啊!
由于“酸碱体质的说法”将食物包括饮用水分成了“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生物老师泪奔了,生物里面光植物还有一堆分类呢,咋就直接变成两种了,不知道宣传这个的砖家高中会考生物过了没!实际上一种食物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它们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之后也会产生多种不同化学性质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各种食物在消化道的不同阶段,也呈现不一样的PH值,例如在胃里是酸性,在肠道又变成碱性。
随意指定一种代谢产物来认定原来食物的酸碱性属于想当然,这样的划分方式有时会自相矛盾,导致同一种食物既被认为是“酸性食物”又被认为是“碱性食物”,难以自圆其说。
3吃了碱性食物就能使身体变成碱性体质?
虽然咱老祖宗说了吃啥补啥,但人类发展到今天,难道就是靠吃来调节身体里的体液保持平衡的吗?为啥不是兔子占领地球呢,天天吃碱性食品的生物。。。。来看看专家怎么说的:人体的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都能够精密地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液中有各类缓冲物质,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在正常人体内,酸和碱是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比如不论是什么食物,吃到胃里都会变成酸性的,因为胃酸是含0.2—0.4%盐酸的强酸。当食物从胃进入肠道,又会被碱性的肠液影响,变成碱性的。酸碱度不同的食物无法改变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图样图森破啊!你把姐当咖啡机了么?投个币想要咖啡,想要奶都一键搞定?
4碱性体质不得癌?
抛去食物酸碱的概念,假设体质可以用酸碱来定义,那么碱性体质真的不易得癌症吗?
有部分研究显示,的确癌细胞的酸碱度较正常偏酸,这是因为癌细胞快速代谢增殖造成,这是癌症的结果而非原因。本末倒置,偷换概念拿来吓唬不明真相的群众真是可恶至极!
一味地调节"身体酸碱度”可能造成肾脏负担过重等乃至严重危及生命的后果。
5世界范围内的饮用水标准
WHO世界卫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