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营养调控

文章来源

奶牛健康养殖

圈内更多深入交流,请搜索并添加主编个人

摘要

瘤胃酸中毒主要是由于饲喂大量的极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引起瘤胃内酸度升高,从而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发病快?病程短?病症重?死亡率高,给奶牛养殖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主要就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合理调配饲料,日粮中添加缓冲物质,调控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加强饲养管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可有效的防止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奶牛瘤胃酸中毒(又称酸性消化不良、乳酸酸中毒、急性食滞)是指奶牛采食了过量的极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如小麦、马铃薯、糖蜜等),而引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病症重、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还可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如蹄叶炎、肝脓肿等),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和繁殖性能,给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瘤胃酸中毒,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青年高产奶牛及产犊前、后的母牛(主要是临产前3天和泌乳第一个月)发病率较高;~3胎的奶牛发病最多,5胎后发病较少。

发病机理

目前,国内外对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虽有研究报道,但观点不统一。多数学者比较认同乳酸中毒机制。即奶牛突然采食大量含极易发酵碳水化合物饲料时,快速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由于不能及时被吸收或被唾液中和,致使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升高,瘤胃pH值下降;当pH下降到5.5左右或更低时,唾液分泌和瘤胃蠕动受到抑制,瘤胃微生物菌群发生明显的变化,乳酸产生菌—牛链球菌等快速增殖,乳酸利用菌的急剧减少或死亡,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因不能及时被吸收利用而聚集于瘤胃中,使瘤胃酸度剧烈上升,因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

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内毒素和组胺与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有关。Andersen等通过临床和化学检查发现,瘤胃酸中毒时出现了内因性中毒,但外周循环中炎症调节因子血栓烷B2(TXB2)、前列腺素I2(FGI2)和前列腺素E2(PGE2)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认为内毒素的吸收和炎症调节因子的合成可能发生在肝前区。

进一步研究认为,来源于肝前区的内毒素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很可能参与了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Aschenbach等研究提出,瘤胃内组织胺的吸收不仅使全身组织胺含量上升,还可进一步加重由乳酸中毒引起的瘤胃上皮细胞的损伤,是使酸中毒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

汪恩强等研究发现,投服玉米粉4~8h后试验羊全部发生瘤胃酸中毒;投服8h后瘤胃液、血液、尿液中乳酸、内毒素、组织胺均显著提高,并呈逐渐上升趋势。提出乳酸、内毒素、组织胺均为奶山羊瘤胃酸中毒的致病因素。另有人认为,泌乳早期和中期瘤胃酸中毒与瘤胃总VFA产量和瘤胃VFA积累的相关性更强;瘤胃高浓度的乳酸可能不是造成奶牛瘤胃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关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瘤胃酸中毒的营养调控2.合理调配饲料

注意避免单一化,精、粗料配比要适当,并根据饲料来源与质量、奶牛体况、生产阶段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2..选择适当的碳水化合物饲料

瘤胃酸中毒主要是由于突然采食过量的极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而引起的。因此,选择适当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对预防瘤胃酸中毒有积极的意义。Bertocchi研究发现,发酵速度依饲料的营养类型、密度等而不同,可溶性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分别可在2~25min、.2~5h、8~25h、~4d内被降解。

研究还发现,软冬小麦比硬冬小麦瘤胃发酵产生的乳酸更少(Woods和Varner,),因此,引发酸中毒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但小麦比玉米可更易引起酸中毒(Oltjen等,)。

Monteils等研究发现,小麦和马铃薯所含的淀粉在瘤胃的降解率分别为每小时降解34%和5%;饲喂小麦比马铃薯发生瘤胃酸中毒的危险性更高。因此,在配合日粮时,选择发酵速度合适的饲料,并将发酵速度不同的多种饲料配合使用,严格控制其饲喂量,可预防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Brizzi研究表明,采用低淀粉(淀粉含量低于4%)日粮来控制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仅可提高乳产量、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对于预防瘤胃酸中毒也有积极作用。此外,非淀粉多糖与瘤胃内乳酸的形成没有关系,所以用NSP部分替代高淀粉日粮,或许可减少酸中毒的发生。

2..2增加日粮中的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有效中性洗涤纤维(eNDF)是指日粮中可刺激反刍动物瘤胃蠕动,并促进反刍和唾液分泌的中性洗涤纤维。eNDF减轻瘤胃酸中毒的机理:

()粗饲料有一定的硬度,它伴随瘤胃运动而在瘤胃内移动,与瘤胃壁发生摩擦,可增强乳头的活力和瘤胃壁的厚度,加强瘤胃的收缩力和运动能力,从而促进瘤胃VFA和乳酸的吸收,减少了有机酸的积累;

(2)eNDF能增加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和磷酸盐,可部分中和瘤胃中过多的酸性物质,使瘤胃内pH值保持恒定。因此保证奶牛获得足量的有效中性纤维,对预防瘤胃酸中毒有重要作用。

Veth等研究表明,与饲喂草料加精料基础日粮的奶牛相比,饲喂牧草的奶牛对低瘤胃pH值有更强的耐受力,更有利于预防瘤胃酸中毒。Keunen等让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泌乳中期到晚期的奶牛自由选择采食紫花苜蓿长干草或紫花苜蓿浓缩料,2次/d,30min/次,结果发现,瘤胃酸中毒患牛更喜好采食紫花苜蓿干草,喜好率为0.85±0.03,对照组为0.60±0.03。因此,在奶牛饲养时,设置粗饲料任奶牛自由采食或许可预防和减轻瘤胃酸中毒。

各种饲料都有其固定的eNDF值,粗饲料的来源、加工处理方法等都会影响提供eNDF的量,预测日粮中的纤维素含量时,必须考虑饲草的来源和质量。Beauchemin等试验发现,用剁碎的紫花苜蓿干草(占日粮40%)代替碾磨干草饲喂奶牛可改善瘤胃pH状况,pH高于6.2的时间增加;pH低于5.8的时间缩短,这将减少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Andrighetto等研究发现,对于长或短青贮玉米,摄食和反刍的总时间分别为min/d和min/d;每千克NDF咀嚼时间分别为02.5min和95.8min。显然,长的青贮玉米由于能更有效地刺激咀嚼和唾液分泌,中和酸的产生,从而更有效地预防瘤胃酸中毒。一般要求粗饲料长度不小于3.8cm。Nik等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经氨化和/或烘烤处理大麦青贮料,不仅能提高经产奶牛泌乳早期的乳产量和乳脂肪含量,而且能减少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Demeterova等研究显示,小麦经NaOH处理后饲喂,可减轻奶牛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但对乳蛋白和乳脂肪的浓度没有明显影响。Pereira等试验表明,饲喂低草料高NDF(一部分NDF由谷物副产品提供)日粮的泌乳牛瘤胃酸中毒发生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当平衡奶牛日粮的碳水化合物时,应考虑副产品纤维价值。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推荐日粮NDF最低25%,其中至少75%来自长且粗糙的饲草以至于有足够的粗纤维以刺激咀嚼、反刍和唾液的产生,有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育。通常,以每天保证供给奶牛4~5kg优质青干草为宜。

2..3控制日粮盐浓度

Manna等研究表明,若日粮中盐浓度过高,尽管不会改变日粮阴阳离子的平衡,但降低了全血碱剩余,因此会增加酸中毒发生的可能性。Vagnoni等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一种酸化发酵副产品(MgSO4·7H2O+NH4Cl,和Mg-SO4·7H2O+CaCl2·2H2O+CaSO4)5~7d,干奶期牛的平均干物质摄入量减少,尿液pH值降低,发生轻微代谢性酸中毒。因此,为预防瘤胃酸中毒应防止日粮盐浓度过高。此外,瘤胃酸中毒会引起脱水,造成机体离子损失。因而,饲料中适当地添加一些矿物质如钙、磷、钾、钠及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瘤胃酸中毒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2.2日粮添加缓冲剂

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缓冲物质则能够起到稳定pH值作用,常用的缓冲物质有:碳酸氢钠、氧化镁和碳酸钙,它们可通过提高瘤胃液的流速、中和瘤胃产生的部分有机酸或者两方面结合来发挥缓冲效应,达到阻止瘤胃中有机酸的积累,预防瘤胃酸中毒的目的。Cumby等试验发现,奶牛为减轻瘤胃酸中毒更喜采食含碳酸氢盐的饲料。但Keunen等研究显示,患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奶牛不会为了减轻SARA而主动选择多采食碳酸氢钠粉。

这提示我们,用碳酸氢钠预防瘤胃酸中毒,最好采用直接添加混合到日粮中,强制奶牛采食。伍一军等报道,添喂NaHCO3+MgO能防止瘤胃液pH下降,而添喂乙酸钠(NaAc)对瘤胃液pH无影响;添喂NaHCO3+MgO或乙酸钠(NaAc)不能明显改变奶牛瘤胃氨氮浓度和TVFA浓度,但能增加瘤胃乙酸比例,降低丙、丁酸比例,且能抑制瘤胃内乳酸的产生;可分别增加pH8.0~5.5和pH5.5~3.0区间的瘤胃缓冲容量,并能提高乳脂率。

伍一军等年在黑白花奶牛日粮中同时添加.5%NaHCO3、0.8%MgO和g/dNaAc研究发现,可使瘤胃缓冲容量在pH8.0~3.0都显著增加,有效地防止采食后因瘤胃发酵而导致的瘤胃液pH迅速下降,且抑制了瘤胃内乳酸的产生,并提高乙酸/丙酸比,因此可预防泌乳奶牛在饲喂高能精料时发生瘤胃酸中毒。

另有资料报道,添喂NaHCO3+MgO或乙酸钠(NaAc)还可影响血液的酸碱平衡,如增加HCO3-、全血缓冲碱(BB)、全血碱剩余(BE)浓度,即加强了血液的缓冲能力,有效抑制酸中毒引起的血液乳酸浓度增加,这对于防止酸中毒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般建议为防止发生酸中毒,可在奶牛日粮中添加2%碳酸氢钠、0.8%氧化镁(按混合料量计算)。

另外,瘤胃酸中毒时常伴有轻度的低血钙,饲料中适量添加0.5%~%的碳酸氢钙,不仅能有效地中和部分瘤胃发酵产生的有机酸,防止酸中毒的发生,而且能适当补充钙质。

2.3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

瘤胃中乳酸产生菌产生乳酸和乳酸利用菌利用乳酸之间的平衡状态决定了瘤胃中乳酸是否积累。大量研究表明,日粮添加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如莫能菌素和泰乐菌素)、有机酸(苹果酸、富马酸)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均可有效地抑制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研究认为,离子载体类抗生素通过降低高精料日粮摄入量和摄食量的波动幅度、甲烷的产生量、乙酸/丙酸比和蛋白质在瘤胃内降解为氨的比例[23],并通过破坏乳酸产生菌细胞内离子平衡和跨膜运动,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产生量来提高瘤胃pH值,从而减少瘤胃酸中毒发生。常用的抗生素为莫能菌素,一般为防止发生肝脓肿最好同时添加泰乐菌素。但由于抗生素存在的抗药性转移和药物残留等问题,应寻找安全、廉价的抗生素替代品的要求,有机酸、中草药等添加剂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大量研究表明,L-天门冬氨酸、富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可促进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生长,并提供前体,参与琥珀酸-丙酸途径,刺激丙酸的产生,促进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对乳酸的利用,同时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从而提高瘤胃pH值,减少慢性酸中毒的发生。

另外,研究发现莫能菌素和二羧酸同时添加,可通过抑制乳酸产生菌(如牛链球菌)的生长和促进乳酸利用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生长的相加效应,从而减少瘤胃内乳酸的积累,以减少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但作用有限,瘤胃内pH仅比只添加二羧酸提高0.07~0.3个单位,对严重酸中毒效果不明显。但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可采用结合添加多种富含苹果酸的饲草(如苜蓿成熟42d时,苹果酸含量达到牧草干重的2.9%~4.5%)的方法以达到更经济地利用苹果酸抑制瘤胃酸中毒的目的。

另外,研究还发现,向日粮中添加一定量乳酸、植物提取物、酵母制剂等,饲喂适量含有乳酸的青贮饲料或低淀粉(以干物质为基础,淀粉含量为6~97g/kg)和NDF含量(以干物质为基础,NDF含量为~g/kg)低的酒糟等都有利于调控瘤胃微生物群落,改善瘤胃发酵模式,增强瘤胃微生物利用乳酸的能力,维持瘤胃pH的稳定,从而减少酸中毒的发生。但应注意控制添加量,以免添加过量引起瘤胃酸中毒。

2.4其他

研究发现,给准备饲喂高精料日粮的牛接种一定量的已适应高精料日粮的牛的瘤胃液或通过直接接种乳酸利用菌——埃氏巨型球菌,可促进瘤胃乳酸的清除,减少乳酸积累;而接种包含牛链球菌(Sb-5)、乳酸杆菌(LB-27)菌株的疫苗能有效抑制牛和绵羊瘤胃内许多种类的牛链球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减少乳酸的产生。这些方法都可达到预防牛瘤胃酸中毒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较复杂,要求技术程度较高,工作量大,不太适合在一般农户中推广。

3小结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内科病,主要是由于过食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引起的奶牛瘤胃酸度过高,消化系统障碍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也可由其他疾病继发。该病不仅可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繁殖性能,还可诱发其它疾病,给养殖者带来较严重的损失。

选择适当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增加日粮中有效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日粮中添加缓冲剂,或添加莫能菌素和泰乐菌素、苹果酸,向瘤胃接种乳酸利用菌,加强饲养管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可有效预防瘤胃酸中毒。笔者认为前三者是目前预防瘤胃酸中毒比较简便、经济、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方法,更适合推广。

牛瘤胃是天然的发酵罐,益生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平时饲养建议添加益生菌产品,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自奶牛健康养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akc.com/yfhl/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