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健康危机爆发,要么把身体吃垮,要么把

脑中风、心脏病、三高、糖尿病、肾病等等,现代人常见的这些代谢类疾病,核心根源其实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的。并且我们完全忽略了,除了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本身也是一种治疗选择。

时代变革,疾病也在变革

早在一百二十年前,那时的人类主要遭受的疾病侵袭还是各种传染病,天花、霍乱、伤寒、肺结核、梅毒等,平均寿命只有47岁左右。到了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到青霉素正是投入使用开始(年以后),人们的寿命开始迅速延长。

后来人类开发了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发现抗生素和合成激素可以加速牲畜的生长,并且不易得病;陆续的还开发了各种杀菌的清洁护肤产品。

到今天,食品添加剂已经有一万多种;塑料、热敏纸、食品罐从发明到与我们每日形影不离,甚至让我们已经忽略了,它们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双酚A;我们还发明了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生活智能用品,这大大减少了我们的运动量......

尤其是转基因,为了解放劳动力,基本上八成以上的转基因植物都有抗除草剂能力。也就是说在节省劳动力,减少种植投入这个角度,除草剂草甘膦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年世卫组织下属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定草甘膦为2A级致癌物,年第一位因草甘膦导致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及其家属起诉了孟山都公司,年8月份,美法院裁定草甘膦除草剂致癌,孟山都需支付患者2.89亿美元赔偿金。

我们害怕的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而是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出现的这些致病因子让我们防不胜防!

过度医疗,是在给身体养毒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药物获得健康,实际上近十多年来,依靠更多药物的人群激增了一倍以上。

而药物大多数都是缓解或者掩盖某种疾病的症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疾病,同时也很难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数据显示美国仅年就有多万人因药物副作用寻求医疗救助,造成12.4万人死亡,中国的情况其实更不容乐观。

面对像感冒、发烧、发炎等一些常见的小病症时,人们的传统观念往往就是吃点抗生素就好了,但是忽略了抗生素极其强大的副作用!

抗生素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手段,会严重破坏我们的肠道菌群,比如环丙沙星连续使用5天以上就可以消灭大约1/3的肠道菌群,这些被消灭的菌群会逐渐恢复,但是有些有益菌群是很难完全恢复的。

除了抗生素以外,很多其它药物也会对肠道菌群形成不良影响,比如抑制胃酸的奥美拉唑这类的质子泵抑制剂,会抑制胃酸分泌,胃酸减少后杀菌能力下降,就会导致十二指肠内有害菌大量增殖;再比如布洛芬这类的非甾体类消炎药,不仅会破坏肠道菌群,还会损伤肠壁形成溃疡。

其实我们可以多多留意每一类药物说明书后面的“不良反应”这块,基本上会引起肠胃不适的情况的,都会对我们的肠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隐形杀手——现代饮食

高精加工的米和面,精炼过后保质期长达18个月以上的精炼植物油,这都是最近三四十年,随着中国的发展,一点点走进我们生活的饮食。这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能量来源,粗杂粮、谷薯类的摄入已经非常少。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长寿地域,在那些地方活过岁的几率非常高,比如日本冲绳,希腊的伊卡里亚岛等,这些长寿地域分布在世界的各个区域,国度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唯一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的饮食更注重全营养的摄入,加工食品很少,更加注重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相比之下,绝大部分地区的饮食都是严重依赖工业制品,长期来讲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

1、精米和精面

我们每天吃的精米精面,去掉了胚芽和膳食纤维,仅仅留下了不是很健康的简单碳水,当我们摄入体内后,会迅速被代谢吸收,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同时逐渐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促炎性细菌会大量增加。

2、食用盐

目前国人平均食用盐的摄入量是每人10g/天,大大超过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低于6g)。

高盐饮食不仅会引发高血压等问题,还会影响肠道健康,减少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

3、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等

许多添加剂被证实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健康,诱发炎症,降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目前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已经超过00种,并且基本没有进行过人体试验,正在时时刻刻破坏着我们的健康。短期内好像没什么影响,但10年,20年后呢?

4、人工甜味剂

甜味剂中被广泛使用的阿斯巴甜属于二肽型甜味剂,一些研究提示,它可能会干扰氨基酸代谢,影响到神经递质平衡,例如影响大脑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水平,使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从而不利于人体的抗焦虑抗抑郁功能。

年《自然》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表明:海藻糖在动物模型中可以促进艰难梭菌的高毒性菌株的生长。并且海藻糖进入食品工业的时间正好与艰难梭菌感染在全球流行的出现相吻合,因此,人们也认为海藻糖可能是艰难梭菌感染大爆发的“有力推手”。

另外从机理上来说,甜味剂让人感觉到甜味,却不能引起血糖的相应增加,属于对人体代谢系统的欺骗,这种长期多次的欺骗,容易造成代谢调控机制的紊乱。

5、脂肪的危机

高脂饮食会引发身体慢性炎症反应,导致各种代谢类疾病的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脂肪都是不健康的,认知不足吃得不对也是危及健康的重要原因。

有害的脂肪主要是指反式脂肪酸,它目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黑名单。但是反式脂肪酸依然是无处不在,我们日常食用的精炼植物油就含有1%到3%的反式脂肪酸;在日常饮食的煎炒烹炸过程中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推荐阅读:请注意!超标的反式脂肪酸在时刻危害着你!

另外,目前国人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摄入比例严重失衡,接近1:25-40的摄入比例,这也是导致近30年来代谢类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荐的摄入比例为亚麻酸和亚油酸1:4到1:1。

总结

时代进步,生活越来越便利,人们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然而身体的健康状况却十分堪忧,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这些食品隐患通过10年,20年甚至三四十年的不断渗透,最终引爆危机,一发不可收拾。

面对这种健康危机,我们需要作出抉择,要么把身体吃垮,要么把身体吃好。

改善疾病,首先停止伤害!在药物干预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营养的作用。合理的膳食结构,搭配全营养的健康干预往往在改善代谢类疾病方面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

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提出:营养疗法是治愈代谢性疾病的最终解决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akc.com/wszz/12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