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很多人认为“是药三分毒”,因此小病扛着,严重了才吃药。得了像“三高”这样的慢性病,还会经常自己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得不到好转,甚至加重。所谓“毒”一般指的是药物的副作用,所以今天我们聊聊长期用药怎么应对副作用这件事情。
首先来谈一谈是不是真的是药三分毒?
所有的药,包括中药都有副作用,只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不同,未必会全部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是不是该敬而远之,尽量少吃?
看情况,遵医嘱。药物都有副作用,也就是说吃药就有风险,但当疾病的风险大于药物的风险的时候,使用药物就是值得的。尤其是像“三高”这样的疾病,严重程度非常高,但每个人的感受有很大差异。很多患者并没有感到自己不舒服,因此擅自停药,这是很危险的。
服药过程中感觉有不良反应怎么办?
不少长期服药的患者,容易把身体上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都和药物副作用联系起来,要么轻易停药,要么不理会。
这两种认知都有偏颇,我们应该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学会正确应对。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某种药物
有些药物副作用是可以采取手段减轻的,比如糖皮质激素能够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导致消化性溃疡风险升高,医生会给有些大剂量、长期使用激素的人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来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风险。
有些药物副作用一旦出现,是应该立即停药并换药。
还有的时候,药物副作用和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很难区分,比如有些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头晕,然而我们血压高的时候也可能会头晕,或者血压低的时候也会头晕,那么在口服降压药的过程中出现了头晕,到底是哪种头晕呢?这时候,就应该找个血压计量一量。
当然,有些副作用的鉴别不是我们自己在家里能够完成的,它可能需要专业的设备(比如抽血化验)或者专业人士判断,所以定期复诊也很重要的。
有些不适虽然感觉并不严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不了解原因,不采取措施,长期下去,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都要患者自己去发现,家人和医生能做的非常有限。当患者发现问题,再去咨询,检查,换药,每次折腾,患者都会丧失一次信心。
久而久之在心底产生一个疑问“我吃了这个真的会好么?一直这样下去到底有什么用呢?”
慢病给人带来的折磨不光是身体上的,同样也是精神上的。
在几乎家家都有一个“三高”患者的当下,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三高”带来的影响。
其实,只要早早的做一个基因检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药物,就能避免很多问题。
“三高”及心血管药物基因检测项目(DM02)
降血压药
利尿剂类
钙离子拮抗剂
β受体拮抗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
降血脂药
他汀类
贝特类
降血糖药
双胍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
非磺脲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
晶泰基因烟台采样中心
解读基因密码造福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