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70后、80后的家长们,你们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会不会去孩子的食堂和宿舍看一看?是不是又回忆起自己的住校生活?那些带咸菜啃馒头的日子还记得吗?
那时候,家里条件大都不太好,日子过的不富裕,孩子又多,能交上学费就不错了,哪有精力和钱再顾得上孩子的吃和穿!家离学校远的,就寄读在学校,带些自己家蒸的馍,自家腌制的咸菜,有的甚至只带着馍,相信这些对于不少人(60后、70后、80后)都不会陌生,想起当年住校的日子,许多人就感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周一早晨或周日下午背一书包馍去学校,家庭条件好点的还有个破自行车,条件差的只能徒步。
天热的时候,馒头经常过了周三就成这样了!
上学的交通工具:破自行车
带馍和菜的工具:书包或编织篮
那时候(60后、70后)买菜买饭还需要粮票,家境好点的可以买点饭票、菜票,还记得上学时饭票吗?经常有同学喊着:借我一块钱饭票~,借我半斤粮票~,哈哈
一般只有周末才回家一次,无论刮风下雨,周日必须回家,要不下周就得断粮。回校大都是带一提包馒头,一瓶咸菜,都是比较下饭的咸菜。
酱豆。这个四季皆宜,有时候生蛆了,挑干净接着吃。
腌红萝卜。容易长毛,发粘了,洗洗接着吃。
腌糖蒜。味道不招人喜欢哦。
腌疙瘩。有时候把菜叶也腌了,一样当咸菜吃。
腌辣萝卜干。夏天没有的,只有冬天才有。
腌洋姜(方言:焦头)。冬天还好,夏天就不能吃了,发酸。
豆腐乳。好吃,但不能多吃哦,容易犯困,而且容易胃酸,睡不着的。
涪(fu)陵榨菜。(经常读培陵榨菜的有没有?)
咸鸭蛋。能吃到这个的,应该是学生中的贵族了,可以惹来众多羡慕的目光。
那些年我们住过的宿舍。冬天、夏天,宿舍、教室和外面温度一样,夏天长痱子,冬天长冻疮,日子那叫一个苦!
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饭盒、饭缸、铁碗。
吃饭的时候都是互相换着吃!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吃的津津有味!
那时候,最难熬的是冬天要用冷水洗饭盒,手上的冻疮又痛又痒!
还记得每次上学前,家里给的2块钱吗?给5块10块的都是土豪家庭。
后来上了高中给5块钱,现如今给孩子们块一个月都嫌少。
那时候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
都是一天一天数着,希望快点周末,
一般都是觉得过了星期三,那这一周就快了,
然后回到家中,加加餐。
那些年我们用过的人民币,
这些钱大家还记得吗?
那些年,拿两块钱就跟狗捡到骨头似的,
能高兴一整天!
当年我们穷的像孙子,却快乐的像爷!回不去了,只能回忆,同意的给当年的同学们看看吧!冠县的60后、70后、80后、90后,让孩子们看看我们吃过的那些饭菜...觉得好看,请点这里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