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get西咪替丁“使用攻略”~西咪替丁是一种常见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壁细胞上H2受体,起竞争性抑制组胺作用,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也抑制由食物、组胺胃泌素、咖啡因及胰岛素等刺激所刺激的胃酸分泌。尽管西咪替丁的安全性较高,但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可能仍会导致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案例1入院
患者,男性,因胃炎急性发作就诊,查体温36.8℃,心率75次/min,血压/70mmHg。给药
当即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0.6g+ml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突发
输液约15min,患者出现躁狂,妄语,并伴恶心症状。处理
当即停止输液,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观察20min后上述不良反应症状消失。原因分析
由于西咪替丁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H2受体受到阻滞,可能造成精神异常。
案例2入院
患者,女性,因胃痛入院。给药
给予抗酸、保护胃黏膜治疗,西咪替丁0.2g口服,2次/d。突发
数日后,患者出现双腿肌痛并伴乳房胀痛。处理
停药后症状消失。原因分析
西咪替丁是第一代H2受体拮抗剂,除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的作用,也不排除免疫介导基础上的直接毒性作用。
随着西咪替丁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新的不良反应,如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反应以及过敏性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一定要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根据疾病需要合理用药,避免滥用,特别是有些疗效并不确实,应遵照说明书应用,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那么,快来get这份西咪替丁的“使用攻略”吧!西咪替丁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1.对西咪替丁过敏者禁用。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由于西咪替丁能通过胎盘屏障,并能进入乳汁,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以避免引起胎儿和婴儿肝功能障碍。3.避免长期用药。西咪替丁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长期用药或加大剂量时会出现男性乳房肿胀、泌乳现象和性欲减退。长期用药还可能出现腹泻、眩晕、头痛、肌痉挛或肌痛、皮疹、脱发等。4.避免突然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药后回跳的高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mg)3个月。5.老年人、儿童应慎用。6.慢性炎症患者慎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西咪替丁的骨髓毒性可能增高。7.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患、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西咪替丁可引起心动过缓、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室颤动、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且大多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内科病患者中。肝病与肾病患者,西咪替丁进入脑脊液的数量明显增加,该类患者应用西咪替丁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反应。警惕西咪替丁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西咪替丁联合用药时,不合理的配伍可能引起血药浓度降低或增高,产生疗效抑制或药物竞争现象,甚至药物结构发生变化。因此,一定要警惕容易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①西咪替丁可抑制抗凝血药华法林、双香豆素等在肝脏的代谢;②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甲氧氯普胺,可抑制西咪替丁的胃肠道吸收,而使其血药浓度降低;③可减弱硫糖铝的作用(因硫糖铝需经胃酸水解后才起作用,而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④可使β受体阻断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苯妥英钠或其他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血药浓度升高;⑤能降低四环素的溶解度,并减少其吸收;⑥可使阿司匹林吸收增多,作用增强;⑦可减少普鲁卡因酰胺在肾脏的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增加;⑧可延缓咖啡因的代谢,并易出现毒性;⑨西咪替丁的咪唑环与其侧链上的氰基,能与细胞色素P-酶的血红素部分结合,阻止其他药物与P-的结合,因而能抑制合用药的代谢速度,增加其药理作用;⑩西咪替丁在从肾小管弱碱系统分泌时能抑制其他弱碱性药物的分泌,增强其药物作用。如二甲双胍等,合用时要注意调节剂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硝苯地平、利多卡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华法林、氨茶碱等药物与西咪替丁合用时要特别注意。表1:西咪替丁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西咪替丁的临床新用途除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外,西咪替丁在临床中具有许多新的药理作用及用途。1
治疗病毒性肠炎虽然西咪替丁是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之一,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在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面优于西咪替丁。许多新的研究发现,将西咪替丁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具有止泻迅速、安全可靠的优点,能够有效减少渗出和缩短患者的病程,取得临床早期治愈效果。2
治疗皮肤疾病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西咪替丁能阻断T细胞表面的H2受体,切断免疫抑制的中间环节,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西咪替丁对疱疹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另外,其抗组胺作用能够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止痛、消肿、止痒作用,可减少皮肤损害,促进疾病后期愈合。3
辐射防护作用西咪替丁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的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除此之外,它具有降低骨髓细胞微核率、减轻电离辐射对骨髓细胞DNA的损伤、促进机体造血功能的辐射防护作用。西咪替丁的辐射防护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免疫和保护造血功能有关,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夏斌,王玉宇,赵瑛.西咪替丁引起肌肉剧烈疼痛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04):55.[2]刘玉明,何颖,沈先荣.西咪替丁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14(26):29-32.[3]郭淑英.西咪替丁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06):.[4]谢珍香.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J].健康必读旬刊,,12():.[5]徐瑞.西咪替丁致不良反应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8(05):96-97.[6]何颖,沈先荣,蒋定文.西咪替丁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9(5):-.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本文作者:楸楸本文审核:杨卫生医院副主任医师责任编辑:Mary版权申明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End-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xh
yxj.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