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经历过
吃完饭或者刚刚躺下时
胸口感觉像有一团火在燃烧
这是怎么回事呢?
“烧心”是一种通俗的形容说法,常指胃部或胸骨后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可达10%,我国有近1亿人受此困扰。
“烧心”的脏器不是心人体的食管具有收缩和扩展功能,尤其在食管的下端连接胃部的区域,下括约肌舒张或者收缩,起到了调节食物进去、以及防止胃酸往上反流的重要作用。健康状态下,食物会顺着食道下去,下括约肌舒展开让食物通过,然后立刻收缩封住口子,防止胃酸液体反流。
然而那些烧心症状的患者,就是食管下括约肌出现了异常。食物进入胃之后,“口子”不能立刻收缩封住,胃酸趁机反流,尤其是在弯腰或者躺下时症状加剧,烧心也就加重了。
很多人都曾有过烧心的感觉,如果是偶尔出现一两次,属于正常,不必过于担心,站立起来喝点水就会得到缓解。
如果频繁出现烧心症状,而且有加重的迹象,那就要提高警惕了。长期出现烧心症状跟胃食管反流有很大的关联。胃食管反流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可引起食管黏膜糜烂、出血,在炎症反应下反复“糜烂-修复”,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食道癌。
为何会“烧心”1、进食过快或过多,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刺激性食物、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
2、精神因素也是影响产生烧心症状的重要因子,主要包括忧郁多虑、性格内向、敏感、焦虑、失眠、意外不幸以及长期情绪紧张状态。
3、临床上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如患有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均可出现烧心症状。
4、中医一般可把烧心的病因分为热、气、虚三种。胃为阳土,易为热化,郁热伤阴,胃阴亏虚,则胃阳无所归附,消灼水谷而为酸,郁热上冲则烧心。
如果出现下述的症状
则需要尽快就医1、烧心的感觉越来越多,而且症状明显在加剧;
2、出现了吞咽困难的感觉;
3、进食困难以及食欲不振的共同作用,导致体重下降;
4、出现持续性的恶心和呕吐;
胸口疼痛,要注意区分“烧心”还是心脏问题
如果出现胸口痛的症状,服用抗酸药物后症状得到缓解,或者是打嗝嘴里有酸的感觉,这就是烧心。
如果患者胸口是挤压、紧压以及呼吸急促的感觉,那就可能是心脏病而不是烧心。
“烧心”确诊患者日常调理“烧心”确诊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生活方式也要加以注意,便于减轻和缓解反流的症状,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
1、不要吃得太饱
吃太多会把食管下括约肌撑开而变得过于松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睡觉前两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吃饭后不要立即平躺。
2、腰带不要扎太紧
日常建议穿宽松衣物,特别是腰带不宜扎得太紧,腰带扎紧容易导致腹腔内压力过大,增加反流的症状。尤其在吃饭之后,要避免弯腰和剧烈运动,这样都会加剧反流的发生。
3、睡觉时头部尽量垫高
头部整体抬高10到15公分,由于食管倾斜了,胃酸就不容易反流了。由于生理的构造,左侧卧睡觉,贲门口正好是倾斜向上,这样也可以减轻反流症状。医院脾胃病专家介绍(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张益智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北知名乳腺病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学标准编审。湖北省中医师协会理事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医院、医院、湖北中医学院任职。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达50余年,多次荣获湖北省、武汉市优秀女医务工作者光荣称号。参与编著全国中医高等院校教材《局部解剖》,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至上腔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获优秀论文奖。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经穴部位文献考与解剖》的编审工作。在中医、西医方面均有非常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
张压西主任医师,中医名师,硕导、教授。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为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入选人员,任世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常务委员。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卫生科技奖进步3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项,市发明三等奖1项。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和失眠的研究40余年,效果独到,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蔡日初主任医师,中医名师。从医五十余年,发表专著三部、论文三十多篇。退医院急诊/内儿科主任、内科主任、亚健康专科主任(武汉市中医“亚健康科”创建人),他信守“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与医学创新。近三十年来更是潜心研究身心疾病的治疗,对疑难杂症也有独到之处,诊疗经验非常丰富,看病细致,辩证精准,用药独到,疗效明显,口碑享誉江城。
杨康主任医师,硕导,教授。武汉市中医男科学会秘书长。湖北省高级职称评委会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一代名医王安康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曾参加多项国家及省、市重要科研课题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共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及专著。
卢凯主任医师、教授、湖北中医名师、湖北知名中医;出身中医世家,中西医大学双学历。从事临床工作五十年,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北中医药学会理事,曾任多届湖北省人大代表,并常为省级领导诊脉处方。对各科疑难病经验十分丰富。
查丽主任医师、教授。医院中医从事内科、急诊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有扎实的中医临床功底及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内科急症患者的丰富临床经验,三十余年来积累了许多医治疑难杂症的病案经验,攻克了一些难治的病例。在全国及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及参与完成科研课题5项,并获得科技领先奖。
齐学敏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医三十余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医学硕士学历,师从湖北省名老中医姜惠中、武汉市中医名师蔡日初。医院(医院)进修中西医结合专业多年,驻点基层临床全科科室近十五年,有扎实的中医临床功底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全科患者的丰富临床经验,三十余年来攻克了许多医治难治的病例。在全国及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医院
湖医院·武汉市名老专家坐诊基地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