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病”等症状,严重的会降低食欲,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胃溃疡等多种形式的胃病。胃酸过少时,也会使消化作用减退,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等。
胃酸过多是由于下面的八个原因。
1、饮食不均衡
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所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
2、不易消化食物
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辣椒、洋葱、巧克力等食物,由于剩余的糖分在胃肠道里发酵,也很容易诱发胃酸,产生胃酸过多。
3、进餐不定时
如果不定时进餐,还经常食用零食,也可能会刺激胃酸增加;另外如果吃得太饱,也会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4、肠胃疾病
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等疾病,可促使胃酸增多。例如十二指肠粘膜可以释放某些激素,而当这种功能衰退时,也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5、精神压力
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管辖胃酸分泌的神经,从而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多。
6、遗传因素
虽然说胃酸分泌不是直接归类于遗传病,但是遗传因素可以导致体质的不同,不同体质胃酸分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对胃酸过多的影响不容忽视。
7、与胃粘膜有关
胃粘膜中的壁细胞经常性受刺激而处于兴奋状态能够导致胃酸过多。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副交感神经如果处于兴奋状态就可以连续不断地促进释放一种叫作乙酰胆碱的物质。
8、壁细胞反应性
壁细胞的反应性增高或总数增多。即使壁细胞总数正常,也可因高胃酸分泌损伤粘膜。
胃酸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适量
饮食不能过量,每餐最好七分饱。吃得太多,超过了胃的消化运输能力,胃超负荷工作自然会累病。
2、饮食不能过快
饮食不能过快,要注意细嚼慢咽。吃饭匆匆忙忙,饮食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大块的食物到了胃里再消化,又给胃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吃得太快,往往肚子饱了嘴还没停,这也是饮食过量的重要原因。最好每口饭要咀嚼二十次再往下咽,吃一些硬的、粘的、不好消化的东西,更要细细咀嚼。
3、慎食生冷、辛辣,少吃肥甘厚味
冷饮、辣椒这些东西吃起来很刺激,似乎是能暂时“开胃”,但实际上冷饮的寒凉会损伤胃的阳气,辣椒的燥热会消耗胃的阴津。过于肥腻、味重的食物热量高,多数也不容易消化。长期大量食用这些食物都会影响胃的功能。
4、饮食要有规律,早饭、晚饭吃好
饮食要有规律,早饭、晚饭吃好。现代人工作忙,经常早上起来不吃早餐就着急赶去上班,其实这是十分伤胃的。早饭的时间多在上午7点到9点,这是中医所说胃经当令的辰时,这个时候吃好早饭,可以避免胃的“空转”,也能更好地吸收饮食营养。晚饭则要早吃,尽量不吃夜宵,要保证睡觉时食物已经充分消化完毕,这样胃才能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
5、进餐保持愉快,饭后注意静养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比较大,很多人的胃病都与愤怒、忧虑等不良情绪有关。人的情绪波动会引起肝气犯胃,影响胃的正常工作,所以进餐时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饭后也不要马上投入工作,最好能放松地休息1小时,给胃充分的时间来消化食物。
文章来源:胃知一二
—END——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