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才
是
你
努
力
读
书
的
意
义
你问我答之十
Qand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侯德榜制碱法
①方程:略
②通入气体的先后顺序?(了解为什么)
答: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碳酸氢根浓度,而使更多碳酸氢钠析出,反之不然。
③体现了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答:体现了碳酸氢钠溶解度小的性质。
2.为什么水溶液中没有硫化铝?(方程)
答:硫离子与铝离子会水解且互相促进,彻底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写方程用电荷守恒配平快。
3.举例说明溶解度与温度的三种关系。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氯化钠操作是什么?
答:①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很快;②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慢;③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氯化钠操作---重结晶:溶于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4.Qc与Ksp的表达式书写注意什么?已知一种离子浓度,如何计算开始沉淀时另一种离子浓度?
答:注意幂。计算:根据Qc=Ksp,计算另一种离子浓度。
5.氯气与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可能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用方程加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方程略。若二者体积比1:1,则品红颜色不变,若有一种过量则品红红色变浅甚至消失。(怎么判断哪一种过量?)诀曰:强强相遇,两败俱伤。
6.温度一定,破坏水的电离的离子有哪些?是促进还是抑制?
答:①抑制:氢离子,氢氧根。②促进:水解离子(弱离子):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
7.制备带结晶水的晶体(如六水合氯化镁)的常见操作是什么?
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8.以前常用硫酸亚铁补铁,对胃副作用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同时要服维生素C,目的是什么?体现了Vc的什么性质?
答:①副作用:导致胃酸过多,原因是亚铁离子水解。②服Vc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达不到补铁的目的。体现了Vc的还原性。
9.萃取剂条件有哪些?(一大二不)
答:①溶质在其中溶解度更大,②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③与溶质和原溶剂不反应。
10.碘水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有什么现象?
答:苯:分层,上层紫红色。四氯化碳:下层紫红色。
11.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物质本来已经制出,但又绕了几步重新制出,目的可能是什么?
答:不是多此一举,往往是富集某物质(或元素)。
12.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制氯化镁,怎么操作?为什么?
答:在氯化氢气体氛围中加热脱水。防止氯化镁水解导致得不到氯化镁。
13.碘和溴分别具有什么典型性质?
答:碘易升华,溴易挥发。
14.冶炼金属的化学方法有几种?与什么有关?举例说明。
答:①热分解法②热还原法③电解法。方法选择与金属活动性有关。
15.如何判断C5H10O2酯的同分异构?其水解生成的酸和醇重新生成多少种酯?
答:以-COO-酯基为界,把4个碳前后分配,注意后面碳原子数不能为0,就有0+4,1+3,2+2,3+1四种排列,再根据烷基的异构推出对应羧酸和醇的异构分别为5种和8种,重新成酯5*8=40。
16.工业生产主要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成本低(原料,节能),产率高,步骤少,安全,无污染。
17.使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具有什么性质?你知道的无机物有哪些?有机物有哪些?
答:具有还原性。……
18.工业生产原料预处理往往有灼烧,其目的可能有哪些?
答:①除去易燃的有机物和碳等杂质②氧化原料中的某种元素。
19.工业生产氯气管道漏气如何检验?
答:可用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如有冒白烟现象,证明有氯气泄露。
20.方程回归(略)
①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②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③氯离子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④氨气的催化氧化
⑤煅烧硫铁矿(FeS2)
⑥粗硅冶炼